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7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营业收入8159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370亿元,同比增长4.0%。面对压力和挑战,服装业努力克服困难,加快提质增效,呈现稳步恢复的态势。
行业企稳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和一线企业的共同努力。政策助力稳产保链,企业深挖市场潜力,服装业承压前行,高质量发展步伐更稳健。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40%,盈利超过2000万元……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公布“半年报”,应对疫情等因素冲击,企业稳中求进,主要业绩指标明显上升。
公司总裁杨世滨介绍,自公司被纳入首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以来,当地政府部门在人员调配、原材料运输、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企业4月底实现基本达产,外贸订单没有发生大面积延误,目前追回所有拖期。“生产的稳定让我们赢得客户的信心。”他说,明年超过八成的订单已经在手,“我们正准备拜访客户,共同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大面料等研发力度。”
企业想要站稳市场,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是前提。工信部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明确将保链稳链作为重心,以更大力度抓好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8月28日,在嘉兴蒂维时装有限公司厂房里,装满成品羊毛衫的纸箱正待发货。在企业配电房内,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查用电设备。今年以来,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通过变压器增容、配置智能开关等方式,不断优化升级当地配电网,保障企业产能恢复和扩张的用电需求。
保用能用料、提升数字化水平……各地各部门和一线企业共同努力,推动生产平稳运行。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产业链供应链加速修复,服装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恢复。“疫情虽然带来一些变化,但我国在纺织服装等制造业领域的地位和优势仍然不变。这折射出一个产业坚定的生存意志、稳健的发展潜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
生产稳健恢复的同时,企业从产品着手,用品质升级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服装品牌之禾刚刚结束明年春夏的订货会,创始人叶寿增告诉记者,从客户订货量看,基本完成预期进度。“消费端的稳定对企业至关重要,而这种稳定要依靠过硬的品质和生产能力。”叶寿增说,之禾不断加深与羊毛、真丝等面料商的合作、完善自有工厂、用数字化赋能零售店铺。“要深耕基本功,扎扎实实把制造端、销售端做得更好,用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通过数字化转型,不少服装企业从容应对多变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从事男装生产和直营的浙江喜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加大对直播电商的布局,将流量接口搬到线上,为自身沉淀新优势。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直播电商相关企业超过5400家,其中,2022年1月至8月新增800余家。
数字化营销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产品、服务和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业务模式变革。不久前,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从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到促进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互联互通,明确一系列支持举措,大力提升包括服装在内的消费品工业数字化水平。
中国服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服装智能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服装产业的融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效率和水平,加快实现服装产业价值创造模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