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细纱车间,几百台精纺设备正飞快运转,赶制来自各地的订单。精纺设备上方的多个摄像头,正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现场只有几名工人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机器多、工人少”,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果。站在公司数字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前,总经理李宗志说,通过数字化智能纺纱在线监测系统,整个工厂的排产调度、故障处理、绩效管理等情况一目了然,各环节衔接顺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产量提升、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李宗志说,企业总体效益提升15%左右,已连续多年实现满负荷生产。
夏津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因种而纺,因纺而织,纺织产业成为重要产业。目前,全县有纺纱规模260万纱锭,约占山东省的十分之一;拥有纺织企业166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67家,去年产业营收超过百亿元。
作为传统产业,夏津纺织业如何转型,重塑发展新优势?夏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马秀敏说,夏津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力度,实现管理、设计、制造、营销等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提升纺织产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夏津专门出台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项目技改、智慧赋能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目前夏津县纺织企业设备自动化率达75%以上,用工下降到每万锭30人以内,节省人工成本70%以上。
既加快数字化转型,也注重新产品研发。在夏津丰润实业有限公司展厅,木棉纱、点子纱、七彩纱、段彩纱等产品摆得满满当当。这家公司从生产纯棉纱线起家,逐步向混纺和新型纤维纺纱工艺转型,每年都进行技术改进和推出新产品。今年企业还新上了先进的生产线,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已在纺织行业干了23年的公司总经理孟令军,对技术和产品创新深有感触。“越是传统产业,越要创新求变。”他说,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研发、不断技改,走功能化、差别化方向,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依靠技术创新,夏津不少纺织企业正走向行业高端。山东鑫瑞娜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记者在这里看到,公司利用多年研发出的无网棉胎技术做成的棉花被,可多次水洗不变形,改变了棉花被不能水洗的印象。
夏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书博说,夏津县建成纺织领域院士工作站和纺织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同时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与企业精准对接,进行针对性研发。近几年,全县纺织企业开发100多个新品类,功能性、差别化纱线占比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企业活力迸发,政府服务保障。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夏津县还开展精准服务,常态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如在企业贷款方面,当地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棉花产业贷、棉丰系列贷等产品,今年以来已为纺织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0亿元。
夏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夏津县纺织产业实现逆势突围,行业利润和纳税均实现大幅增长。根据规划,当地将继续围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产业延链补链,打造五百亿元级的现代化新型纺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