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潮流起落,李宁始终沿着专业运动道路持之以恒,今天的李宁,远不止一面。
2008年奥运结束后,李宁似乎经过了行业的调整期。很多人重识李宁,是在2018年,“中国李宁”纽约秀场上的一炮而红,让这家鞋服龙头品牌再次快速崛起。
2019年至2021年,李宁仅用三年时间营收就翻了一番,总营收突破两百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13%。
外界盛赞之下,李宁几乎成了“国潮”的代名词。
但翻阅李宁2023年年报后发现,“国潮”,似乎是对李宁最大的误解。
李宁先生在李宁2023财年业绩发布会上,再次解读了何为李宁。“我创建李宁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是做一个专业运动品牌,能够服务到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
归根结底,李宁始终是一个将保持“专业”当作“第一性原理”的运动品牌,这也是其屡次穿越周期的最大仰仗。
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长7%,创下历史新高。稳健增长的背后,一个更清晰的李宁浮出水面。
李宁的“专业第一性”
马斯克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第一性原理,作为其行为依据。而“专业”是李宁的第一性原理。
在李宁,做“专业”的运动产品始终被摆在第一优先级。
但在品牌明确专业运动的优先级之前,李宁也曾走过弯路。2012年,李宁切入专业篮球领域,但当时的篮球业务难以盈利,运动生活的衣服又很畅销,大量资源依然被倾斜到服装业务上。而事实上,鞋类业务所需的研发能力远比服装更为苛刻。
在2011年至2013年,李宁营收连续三年负增长,而在那一年,李宁的服装营收占比要比鞋类产品高约10个百分点。
2014年,李宁本人回归,公司经营逐渐改善。当时李宁反复在内部提到“没有好产品,我们卖什么”?也是在那段时间,李宁公司提出要聚焦做专业产品、打造明星设计师。
而事实上,专业运动基因始终深植于李宁的品牌。
面向消费者,运动鞋服品牌彰显专业性最直观的做法就是赞助体育赛事和顶级的运动员。比如最为外界称道的案例是Nike和乔丹的合作,后者帮助耐克将销售额从1984年的7亿美元飙升至1993年的40亿美元。
菲尔·奈特甚至直言,“乔丹气垫鞋改变了耐克,把我们提升到了新高度。”
在创始人传奇体操运动员身份的加持下,李宁2012年签下了德维恩·韦德这一NBA顶级球星,伴随着12年的携手,“韦德之道”不仅将李宁篮球带向新高度,也让李宁的专业运动形象深入人心。一直眼光独到的李宁,还签约了吉米·巴特勒,作为迈阿密热火队四年两进总决赛的最大功臣,他在去年上演了NBA历史上的第六次“黑八”奇迹,一举闯入总决赛,站在背后的李宁自然也是“赢麻”了。2023年夏天,在李宁的策划下,巴特勒成为了第一个到访村BA的NBA球星,更是成为球星中国行的一段高光佳话。
据富途证券,在NBA联赛,李宁为签约球星资源最多的中国运动品牌。
在国内,李宁则侧重于赞助关注度较高、公众参与广泛的体育项目,其是国家跳水队、乒乓球队等国家队的赞助商,同时持续深化与CBA联赛的合作。
李宁十分重视对研发的投入。2023年,李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在过去10年中,李宁单品牌的研发投入总计已超30亿。
截至目前李宁在鞋面、中底、大底、面料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众多科技成果,其中运动鞋最核心的是中底缓震科技。2019年,李宁䨻科技面世,前瞻性的中底研发应用引领了国产运动用品。在2023年的采访中,李宁方面透露,䨻科技已经应用到李宁百分之六七十的鞋类产品中。2019年至今,䨻已经成为李宁的科技“王牌”。
李宁还在运动科技领域持续加码,2022年推出䨻丝鞋面科技,2023年,李宁发布“核碳芯”系统,创新性地在䨻中底材料中放置碳板,拥有“结构创新”、“工艺创新”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亮点,该系统获得2024年德国iF设计奖。
专业运动产品也为李宁带来丰厚、稳定的经济效益。2020年时,李宁鞋类产品的占比仅为43.84%,当时鞋业务规模是60多个亿,但是在2023年,鞋占比已接近49%,李宁约135亿的营收由鞋贡献。
2023年,李宁跑步、篮球核心鞋产品IP销量突破1200万双,其中,跑步品类分别面向日常慢跑、进阶训练、竞速比赛需求的超轻、赤兔、飞电三大核心跑鞋IP全年总销量高达900万双。
在3月24日刚刚结束的2024年无锡马拉松上,男女全马冠亚季军总计六位选手,全部脚踩李宁最新的飞电4ULTRA顶级竞速跑鞋,横扫领奖台的同时,还打破了赛会纪录。
钱炜曾说,“如果把李宁品牌比作这棵大树,树干是专业运动,‘潮’只是其中一片树叶,会让树更好看;树干健康怎么都能长叶子,如果树干出了问题,树就倒了。”
而如今,李宁品牌在这坚韧的“专业运动”树干支撑下,生长出了“中国李宁”、“LINING1990”等枝叶,在专业运动扎根的基础上,这家国货运动品牌茁壮成长。
走得更专业,也想走得更稳
坚持“专业”之外,持续提升的精细化运营能力让李宁走得更稳。
2023年,清库存成了全球运动鞋服行业的热点,就连以“不打折”的lululemon也将门店开进了奥莱,进驻抖音。
但在去年,李宁却达到了“过去五年间库存管控效率方面的最好水平”,全渠道库销比仅有3.6个月,行业领先。
拆分李宁的库存结构,2023年年底,自有库存里,库龄6个月以下的库存占比80%,7-12个月的库存占比14%,大于12个月的库存仅占比6%。在12个月的库存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李宁的常青款。
作为对比,2018年底,李宁库龄6个月以下的库存占比为67%,7-12个月的库存占比则高达20%,大于12个月的库存更是占比13%。
通常来说,库龄低的新品更利于流通,库龄结构中老品占比越低,意味着库存周转越健康。可以看出,相比2018年,李宁高库龄的库存占比显著降低,库存健康度大为提升,精细运营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
而库存结构改善的另一面是李宁的新品销售表现强劲,2023年,李宁新品线下零售流水同比增长10%至20%,其中新品流水占比高达87%,新品6个月售罄率达到70%-80%。作为对比,据国海证券研报,2020年时,李宁的新品6个月售罄率仅为67%。
除此之外,在2023年,李宁渠道已完成战略性布局,在核心商业体的进驻率提升至近90%,直营渠道门店数量净增68家至1498家。
顺应消费者对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去年李宁紧抓消费分层趋势,在奥莱渠道表现优异。毛利率更高的直营渠道同比增长近三成,营收占比上升4.3个百分点至25%,这使得李宁去年毛利率仍维持在48.4%。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说明会上,钱炜表示,“虽然现在的李宁距离真正理想的‘肌肉型’企业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也是企业一直坚持做的,它没有终点,我们不断地要追求效率的改善和提升,来保证可持续性地增长。”
在未来,锚定“专业”的李宁想走得更远,也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