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在2009年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感觉,从年初时的六神无主,到年底时的峰回路转,2009年不折不扣是个逆转之年。以下是笔者眼中年内十大逆转事件:
1. 世界经济走上复苏轨道
去年秋季时,全球性的经济和金融崩溃似乎已迫在眉睫,而到今年第三季度末,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GDP都已实现了正增长,中国、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更是一派“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欢畅感。各国政府其实应集体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前一个奖旨在表彰他们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的贡献,后一个奖则是要表彰他们把“心想事成”这一人类的古老梦想变成了现实。
2. 道琼斯指数重上万点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2月30日收于10548.51点,较3月份时的低点上涨61%,较年初上涨20%。在一个年初时被认为正在遭遇百年一遇经济危机的年份,股市能取得如此靓丽业绩,虽未必在情理之中,但肯定在意料之外。
3. 中国房价上演生死时速
年初时因楼价下跌而急着将房子卖出的中国人现在一定后悔死了。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而释放出的大量流动性推涨了房价,而房价飙升产生的财富效应又在不断给中国经济注射强心剂。现在已说不清是中国经济绑架了中国房价,还是中国房价绑架了中国经济,反正这二者正在合演一出“生死时速”:如果房价涨势放缓,有可能使仍然要靠政策扶持的中国经济复苏“前功尽弃”,而如果房价持续飞涨,又会迅速耗尽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引发崩溃性事件。
4. 中国部分行业出现“国进民退”
近十多年来,中国改革的总体趋势一直是“国退民进”,即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民营经济的占比则不断提高。但本轮经济危机却使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这既有政府为保大型国企过冬而挤民营企业出局的原因,也有民营经济投资意愿低落导致国有经济不得不“挺身而出”的无奈。有意思的是,经济危机也加速了台湾政坛的“国(民党)进民(进党)退”,看来海峡两岸中国人还真是有种天然的默契。
5. 甲流疫情峰回路转
年初甲流疫情骤然紧急时,不少人认为又一场SARS危机正在爆发,当年吃了SARS大亏的亚洲更是严阵以待。不过从目前情势看,甲流的危害性似乎并不比一般流感大,世界卫生组织已表示,甲流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肆虐程度正在下降。看来上帝还是公平的,他在为人类打开一道门(金融危机)的同时,也为我们关闭了一扇窗。
6. 美式资本主义发生“质变”
因为本轮经济危机的发生,在美国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逆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直至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中自由市场的力量一直在不断上升,而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在今日美国经济中已成为一支更大的力量。或许更深层次的逆转是,美国政府将无法回到危机前的形式,它对经济的干预有可能“上瘾”。如果是这样,投资者和企业可能会逐渐得出“信市场不如信政府”的结论。
7. 经济危机使中国由“学生”变“先生”
金融危机爆发前,发达国家似乎谁都有资格给中国上一堂市场经济课,但当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领导人一时间方寸大乱时,似乎只有中国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在英国人和美国人还在争论该实施财政刺激还是货币刺激时,中国人已直接采取了财政刺激手段,并辅之以货币刺激政策,用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辜朝明的话说,他们的表现值得打高分。高分的学生自然有资格升格为小先生,于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便在奥巴马访华前夕直言不讳地批评了美国的金融管理。
8.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转守为攻
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对话的主导权一直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主要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中优于发达国家的表现,却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大为增加,他们在全球谈判中也开始转守为攻。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由于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这“基础四国”的坚持,《京都议定书》及巴厘路线图的原则得以保留;包括主要发展中国家的20国集团也取代成员全部为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成为讨论全球经济问题的最主要论坛。
9. 全球反恐形势恶化
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增兵阿富汗,这不是对塔利班势力的乘胜追击,倒像是在塔利班势力再度猖獗并蔓延到巴基斯坦以后的拼力一搏。与此同时,美国的本土安全形势也再度紧张,一名尼日利亚世家子弟在底特律上空几乎得手的炸机行动,险些攻破美国在911事件后修炼成的本土安全金身。
10. 在美外国人争相变海归
美国一直是人们赴海外发展时的首选目的地,但美国如今高达10%的失业率以及黯淡的就业前景,却正促使来美国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和更大成就的外国专业人士纷纷打道回国。如果这一势头再持续几年,有可能动摇美国领先全球的产业和科技优势。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