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的时间,珠三角就完成了由“民工慌”到“民工荒”的转变。而在一年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珠三角大量农民工提前还乡。
昨天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和人才市场等多个层面获得的信息显示,因为吸引民工的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民工荒在今后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这也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此外,珠三角也感受到了经济回升的暖意。
企业招不到工人
“现在不是工人找不到工作,而是企业招不到工人。”广州明珠星集团党支部书记王小跃告诉本报,该企业一直在招工,但现在还缺几百人。
他介绍,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订单不断增多,目前该公司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的4月份,但是现在招人却相当困难,“现在员工选择性大得很,可能过完正月十五后再过来,挑挑拣拣,看哪个企业好再去哪个企业。”
位于东莞的贝家鞋业老板王伟也在为同样的事情发愁。此前他对本报表示,目前工厂订单情况很好,可以排到今年五六月份,但用工形势却比较严峻。目前他所在的行业工人缺口在30%~50%之间,他自己的企业缺口在30%左右。
在珠江西岸的中山市,企业用工缺口已超过三万。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润明表示,中山将组织各镇区去外省市招工,同时对外省市来中山找工作的劳动者,今年可能会享受到7天免费吃住的待遇。
“目前的整体状况比2009年初要好很多。去年初的求人倍率是1:1.05,上两个月我们统计分析了一下,大概在1:1.16左右。”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告诉本报,目前广州一些岗位出现结构性的缺工,主要是制造业的普工和餐饮服务业出现了部分缺工。“现在临近年底了,很多打工者路陆返乡了。有部分新一代的农民工做普工的想法也不是很浓。”
位于东莞厚街镇的龙运鞋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则对本报表示,因为大部分工厂都会要求新入职员工押一个月的工资,现在入职意味着春节回家并不能拿到工资。因此,在春节前这个非常时期,通常是不会有新的工人入职的。“订单摆在那,缺人就只好加班赶工。尽管加班会增加工人的收入,但还是有些工人因为承受不了劳动强度而辞职回家。”该负责人说,短期的加班,进一步加剧了工人的流失。
订单增长强化用工缺口
对此,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对本报分析说:“其实最近几年每年到这个时候,东莞都会出现民工荒,并不稀奇。”他认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是不少工人提前返乡过年,与此同时却很少有新的工人入职,这就产生了用工的缺口。
但是,今年的民工荒与往常有点不同,那就是近期企业的订单出现明显增长相关,它们直接导致用工需求的增加。
本报12日曾报道,广东省外经贸厅最近的出口订单问卷调查显示,有48.7%的企业反映目前在手的2010年出口订单较2009年同期有所增长。最近两个月广东出口持续正增长,特别是去年12月份,广东省出口399.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对此,陈耀华表示,近期东莞许多企业的订单确实有所上升,其中有些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今年5月份,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而且,日前东莞市外经局披露的数据也显示最近两年,东莞关停、外迁企业的数量正逐渐减少。
“2010年广东出口增速大概在10%到15%之间,从出口贸易额来讲,可能是逐季度增加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教授分析,2010年订单会增加,用工需求也肯定会随之增加。
他认为,今年肯定会出现民工荒。一方面是因为订单的增加导致用工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普工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再加上国家的惠农政策、财政的转移支付等政策也在产生效果,“这些政策也都会吸引他们回去,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在提高。”
“我的感觉是整个第二产业都在缺工。”陈耀华还说,当前的民工荒其实并不只是发生在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在他经常出差的江西、湖南等城市也很普遍。
倒逼产业升级
“我认为民工荒是落后产能即将退出东莞之前的集体呻吟。越是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和企业,越难招人。”去年9月,东莞当地的一位学者曾对本报记者分析说,过度关注东莞民工荒实际上意义并不大,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提升东莞的产业层次,逐渐减少吸纳低端劳动力资源的传统加工工厂。
“内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多了,他们很可能过完年回去就不来了。”王小跃介绍,目前该司给员工提供的待遇在1100、1200元左右,包食宿。而内地企业给的工资也差不多,“他们不包吃住,但他们可以在家里解决食宿。内地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好多员工回去就去那些企业了,再也不过来了,我们这就缺乏吸引力了。”
肖鹞飞分析,农民工出不出来打工取决于其在城里的收入支出与在老家的收入支出的比较,如果出来不划算就不会出来。“因为国家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很多。这反过来也迫使沿海的企业的福利待遇不得不提高,使得中国最底层的工资在提高。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春节后出现民工荒则是国家惠农政策产生效果的一个体现。”
“难题就在于沿海企业怎么去应对,怎么去消化成本提高的问题。”他认为,沿海企业要么就转移,转移到内地降低成本,要么就进行产业升级。这是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带来的变化。
“这是一个好兆头。”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小榄镇委书记黄标泉认为用工紧张主要是经济回暖的影响,他对本报表示,缺工可以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可以引导企业通过技改创新,提高自动化的程度,通过提高产品、产业的附加值,通过善待员工,留住员工等等方式来应对民工紧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