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总统竞选演讲时,奥巴马曾经宣称“为美国制造业奋斗是为美国的未来而奋斗”。然而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并没为此而放慢速度。
在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上,美国目前排在除法国之外的所有工业国家之后,仅仅为13.9%。
尽管美国的制造业长期以来处于下降的趋势,但是这次由于制造业凋零而引发的产业工人失业问题尤其严重。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过去两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下降了16.3%,是继1929年大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从2007年12月危机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200万个制造业岗位消失。
政府支持不遗余力
制造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强大经济体的重要支柱。它为成千上万低学历的人提供优厚报酬的工作,而这些人占人口的大多数。
然而到目前为止,奥巴马政府还未形成一个正式的计划来应对美国制造业的快速衰退,只是采取了一些特别措施,如对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救援;支持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等产品来推动绿色能源的制造。
除了能源外,奥巴马政府采取的措施也逐渐勾画出了刺激措施的大概轮廓,用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话来说就是“一系列支撑制造业的举措”。
对汽车业的救援传达了一个信号:任何大型制造商,只要政府认为是太大或太有代表性而不能倒闭,政府就可能出手援助。政府同时会帮助陷入困境的大型制造商的供应商转移到其他产业。
在经济刺激方案中购买“美国制造”的条款,对基础建设中的采购规定优先采购美国产品。商务部也增加了1亿美元的投入以帮助美国制造业提高效率,该投入比之前的一倍还多。国会也同意搁置让美国对进口产品更加开放的条约审议,这些贸易条约是在小布什政府期间谈判签署的。
可见这一情况将给未来几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带来一定难度。自2009年1月奥巴马就职以来,奥巴马政府已经对中国产品开展了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如去年的轮胎和上周的金属丝网托盘。
复苏前景未明
上周,美国公布的两个重要经济指标喜忧参半。
1月4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重要数据ISM指标显示,美国制造业在去年12月连续第五个月增长。ISM指标上升至55.9,2006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但是1月8日出炉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去年12月失业率维持在10%不变,企业还继续裁员达85000人。
数据显示制造业绝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于企业去年大量消减库存后的逐步增加。同时整体经济也很大程度借力于7870亿美元的联邦紧急经济刺激方案。这股力量可能在2010年年中减弱。
摩根士丹利副总裁、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哈里斯(Trevor Harris)认为:“一旦企业库存重建完成,联邦资助枯竭,整体经济可能要重新面对过去两年来面对的困境。”
很少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会面临双底衰退,但是很多人担忧长时间的缓慢调整可能和日本上世纪90年代房市泡沫爆破后的长期萧条相似,会延续多年。哈里斯预计美国经济将面临长时间的调整和缓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