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和市场洗礼,温州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温州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拥有中国名牌38个,中国驰名商标20件,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出口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300件,市级知名商标377件,创造了品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业绩。
据统计,2008年温州市工业增加值1100多亿元中,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的贡献率达32.5%,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5个百分点。“2009年的数据还没有最后统计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品牌对全市经济贡献率在进一步提升。”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少政充满自信地说。
那么,温州是如何实现凤凰涅、浴火重生的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单一品牌向区域品牌迈进
步入位于温州的中国鞋文化博物馆,1500平方米的展厅陈列着世界最大的绣花婚礼鞋、古楼兰羊皮靴子等数千双各式鞋品,让人仿佛置身“鞋的海洋”。而这只是1995年以来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开路,文化兴企”战略的一小部分。
目前,温州鞋业已集中5个中国名牌,19件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国质量奖,以及26个浙江省名牌产品和31件浙江著名商标。有打文化牌的红蜻蜓,有从机械化汲取养分的康奈,有走国际化路线的奥康,更有善于营销的吉尔达,它们正源源不断地从自身发掘潜力,为单一品牌振兴向区域品牌升级聚合能量。
“温州皮鞋业是由单一的产品品牌向区域品牌升级最有代表性的行业之一。”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游聚森告诉记者,2009年温州鞋革业近2700家企业的年产值达700亿元,比2008年的652亿元增长约7%。全国2009年生产的100亿双鞋子中,温州鞋约占13亿双,相关从业人员至少有40万人。在出口和产量上,温州鞋占据国内十分之一份额。其外贸出口达数十亿美元。温州鞋区域品牌升级的步伐铿锵有力。
事实上温州区域品牌升级正在加速推进。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介绍,从2009年3月开始,全市拟用一年时间在216家重点帮扶的A类鞋企中选定约100家统一“打牌”。目前,“温州(国际)鞋都”浙江区域名牌已正式挂牌。
同样正在从单一的产品品牌向区域品牌升级的还有低压电器业。在中国低压电器之都温州乐清,仅柳市镇就有5000多家电器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60%,其产值约占乐清市工业总产值50%。“正泰、德力西等电器集团已不满于单一产品品牌的发展,它们的崛起正带动区域品牌整合。”据游聚森介绍,2004年以来,温州市低压电器业经过整合组建了约80家企业集团。
“今年将以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为载体,对乐清低压电器、永嘉泵阀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品牌的重点培育。”周少政说。
行业协会引领品牌集群
在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一系列质量事件后,温州市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自发地组建民间行业商会和协会,力求通过商(协)会对所属会员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改变温州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的第二年,1988年6月“温州市鹿城鞋业协会”成立,370多名鞋厂厂长联合同行发出质量倡议宣言:“凡我鞋业同仁,都要以鞋城声誉为重,讲究皮鞋质量,不赚昧心钱。”此后,温州服装商会、眼镜商会、五金商会、鞋料商会等相继成立。如今,温州工商联直属的行业商会总共有37家,遍布很多行业,温州又由此成为全国行业商会数量众多、发育较成熟的城市。
“随着市场竞争的驱动,今天温州的商会已成为了引导企业从自发创立品牌到自觉塑造区域品牌、维护品牌集群的重要力量。”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说。
郑晨爱认为,温州服装商会1994年成立后,带领整个行业走出去,以整体形象频频出现在国内外舞台上,在引导温州服装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建立“中国服装名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09年,我们引导温州服企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抱团过冬,逆势发展,实现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15%,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要建立自主品牌集群,就必须加快技术机构建设步伐。周少政透露,目前温州市国家鞋类检测中心大楼已顺利完成基建,“国家工业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准并在建。眼镜、泵阀、金融设备等国家级中心项目也正在加紧申报。“市泵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温州子平台”等项目分别通过论证并加快建设。“而这其中的一些项目,不少就是在温州商会的奔走下而落实的。”
着力建设“品牌温州”
从单纯的“数量经济”跨越到“质量经济”,再到“品牌经济”,近20年间,温州先后经历了质量立市、名牌兴业、信用温州、品牌强市4次战略变革,但每一次都离不开政策的强大推动力。
“1993年,温州在全国率先提出‘质量立市’发展战略,制订《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成为品牌战略4次跨越的发端,也是武林门火烧假冒鞋‘知耻而后勇’的必然选择。”温州市质监局局长吴一新说。
据介绍,从2006年开始,温州市每年制定质量与品牌战略行动方案,把质量与品牌工作纳入各县的年度目标考核。在发挥以往质量立市办公室和品牌联席会2个单位的引导作用基础上,实施“质量系统工程”,相继出台了《温州市质量与品牌发展规划(2006–2020)》、《温州市质量与品牌奖励管理办法》、《温州市以质取胜品牌强市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行业参与”的工作机制。
周少政告诉记者,2009年温州设立“市长质量奖”,并出台《温州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把温州市“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的实施引向深入。2008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财政资金的90%补助给拥有浙江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工业企业,温州市本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2200多万元中85%以上补给了市级以上品牌企业。
“品牌温州”战略的推行,让企业创牌成效显著。2009年温州新增注册商标1.6万多件,3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5件被推荐上浙江省工商局参加著名商标认定,9件被认定为第12届温州市知名商标。
“品牌温州”让品牌基地建设得到推广。2009年温州共确定苍南县金乡不干胶材料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乐清市虹桥镇电子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浙江省不锈钢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瓯北镇浙江省鞋革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6家基地作为市级品牌基地培育。目前该市共有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3个,市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9个,省级品牌强镇2个。
“品牌温州”还促使品牌保护力度加强。2009年相关部门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200多起,罚没款2600多万元。
“‘品牌温州’战略的提出,将‘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周少政表示,它不仅着眼于产品生产、行业发展,更落笔在争创产业品牌、城市形象品牌、政府服务品牌和温州人品牌等诸多方面,最终将温州本身铸成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