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服装圈多年,突然觉得自己空前迷茫,笔者非常不解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干嘛非要和几个基本的概念过不去,说得不好听一点,服装圈看起来的繁荣,无非是一场场的概念秀,比如创新,比如品牌,比如设计,凡此种种,直教人有一种小沈阳小品中看到大海想吐的感觉。
我们这个行业,不缺自信满满的创意家,也不乏腰缠万贯的实力派,最缺的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观一叶而知秋的“时尚哲学家”,这也恐怕是导致这么多年来中国服装业一直停留于“躯干产业”,而无法迈向“头脑产业”的惊人一跃的重要原因吧。
笔者注意到白领的苗鸿冰和依文的夏华分别在不同场合表达过“拔剑四顾心茫然”般无奈的内心沧桑,恰如风雨飘摇的百年前政治强人李鸿章的那句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伴随着“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国崛起的民粹主义心态,中国服装业的天花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扪心自问:“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做服装?有时候,回到原点,或许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年初,中国服装协会拿出了一份服装强国路线图的草稿,认为中国服装强国应具备以下四大特征:应该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主导位置,科研、技术及标准要全球领先;时尚文化要拥有国际话语权;品牌影响力开始辐射全球,采购商团队运作覆盖全球;企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全球市场掌控力,市场盈利、抗风险和转移损失能力大大增强等等。
如此勾勒,令人激动,然而偏于宏观叙事的愿景,更令人感慨。在激情满怀的背后,中国服装的理性支撑在哪里?
在中国,做服装其实离不开这样的“三段论”:产品——品牌——企业。在中国服装业,做产品的占绝大多数,做品牌的也是少数派,做企业的却是寥寥无几。产品是什么?产品其实和设计不可分,一位国际著名设计师说得好:“我不是设计师,不过是裁缝而已。”并不是说做产品的最为低端,这三者其实是可以并列的。和产品相关的概念是世界工厂,是中国制造,然而检视一下,中国服装有多少个性的因子,又有多少产品能让人感到原创的力量呢?在很多老板的字典中,已经把“生产”、“加工”、“贴牌”抠掉了,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咸鱼翻身,殊不知如此这般恰恰暴露的是掩耳盗铃的滑稽。
品牌听起来倒是挺炫,然而盲目做品牌却是大跃进,是竭泽而渔,太多的服装品牌无非是披着商标的红马甲招摇于市而已,这远不是品牌的作派。不少业界老总,忙不迭地向人解释,自己的品牌是怎样的美洲、欧洲、韩国或者香港血统,比如福建石狮某女裤品牌只是因为品牌名称与某欧洲城市谐音,就公开以威尼斯身份招摇于市。还有一些老总,忙不迭地像本土大片搞全球首映式一样,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布男装、女装或者休闲装流行趋势”,结果这重金制造的“趋势”还没等出国门就烟消云散。我们可以不知道品牌是什么,但绝不可以不明白品牌不是什么,品牌不是篡改出身,不是伪造历史,不是照抄有理,不是侈谈时尚。
那么企业是什么呢?是一种持续追求利润并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工具,试问中国服装业有多少企业家?在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以外,给行业奉献了怎样可圈可点的盈利模式,或者奉为圭臬的金玉之论?只有上升为模式,上升为理念,上升为行业的指南,才可谓企业,才可谓企业家。放眼当今服装界,作坊多,企业少;小老板遍地,企业家难寻。这种格局不改变,中国服装的强国梦殊难实现。
服装人都爱从外界“拿来”创意和灵感,但真正睁眼看世界的又有几人?远的不说,单说我们的邻居日本现代时装业的崛起。二战结束后,这个几乎被遗忘的国家所有报纸都是这样的论调:“日本必须在世界各国中得到尊重”。此后,随着197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正值创作年华的三宅一生、高田贤三、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等时装设计师,获得了他们奇迹般的黄金岁月。
请记住:在全球时尚的版图中,并不只是中国才代表东方。请不要动辄自我欺骗地阔论“中国元素”了,让概念随风去吧,让作秀见鬼去吧,少奢谈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为“衣冠王国”的中国重新赢得时尚尊严而战——今天的服装人太需要这样的担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先把产品做好,再谈打品牌,做企业,这其实是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汪国真的诗说得好:“不是因为格外美丽,也不是因为异域沧桑。风格,自有一种力量。”夜深人静的时候,服装人不妨自我拷问:“我们的风格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