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周五在离岸市场走软,此前美国纽约时报周四报导称,中国将很快宣布改变汇率政策,令人民币汇率出现应激反应。
纽约时报香港记者站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导称,汇率政策的改变包括"小幅但很快的"地重估人民币汇率,并扩大其波动区间。
周四正值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短暂访问北京,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会晤。
美国延後决定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此举或缓和了政治紧张形势,足以使中国政府最早于未来数月允许人民币升值。
以下是中国政府未来数月可能采取的措施:
**重启渐进式升值**
* 可能性:有可能
很多分析师预计,中国最早会在今年第二季让人民币升值,并允许其在12个月内攀升3-4%。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3月表示,2008年年中时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策是旨在应对全球经济低迷的"特殊政策",中国某个时候将允许人民币重新升值。
目前,海外人民币远汇报价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未来12个月将升值2.8%,与上月路透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但有关渐进升值的操作方式还有待讨论。
逐步升值,伴之以扩大人民币的日内波动区间,这种方式看上去最有可能。
但仍不能排除一次性小幅升值的可能性,就像2005年7月一样,尽管中国可能会担心,一次性升值会被视作中国屈服于了美国的压力。
* 可能的市场影响:尽管这种情形已基本被市场消化,但海外NDF远汇仍可能增加升值押注.而对于商品市场及商品相关货币的影响则难以预计,因升值举措会拉低中国的进口价格,但也可能被视为中国在收紧政策,中期内可能打击该国的经济增长。
**全年维持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
* 机率:不大可能
中国不愿让人民币升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出于对其经济复苏力度深植的关切。
商务部已反复表示,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中国及全球都受益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全球失衡不应归咎于人民币汇率。
中国本周或会公布六年来首见的月度贸易逆差,给中国不理会人民币升值呼声的理由。
但随着经济复苏,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可能加剧通胀,然而缺乏行动可能导致中美紧张气氛升温。
* 市场影响: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所反映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下降,尤其是短期合约。
**新的汇率形成机制**
* 可能性: 可能性较小,但日益获关注
经济学家建议,一种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或对中国有益。
当前汇率形成机制尽管在理论上参照一揽子货币,但实际上人民币计划完全参照美元.从2005年中至2008年中,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
美林经济学家陆挺曾提出,中国政府应仿效新加坡政府,将本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维持在一个未公开的贸易加权区间内,从而为央行何时会出手干预造就不确定性。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则提倡一种"灵活爬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机制,该机制亦会造成不确定性,这亦如新加坡政府所采用机制,但其每日及每月的兑美元汇价波动比较有限,以避免对企业造成伤害。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位研究员建议,采用一种明确人民币每年将升值3-5%、且升值模式具不可预测性的政策,以打乱投机者阵脚。
* 可能的市场影响: 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汇率有更大灵活性,市场可能揣测人民币会更快升值,但围绕其动向的不确定性也会更大。
**一次性大幅升值**
* 可能性:不太可能
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将违背中国政府有关政策连贯性的承诺,且可能让国内批评人士觉得这样做好像是政府屈于国外压力。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Jim O’Neill)说,北京可能允许人民币最多升值5%.而法国兴业银行预计,4月或5月人民币或升值5-10%。
理论上说,人民币一次性进行幅度足够大的重估,将降低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可阻止热钱流入.但如果市场认为升值幅度不够,则投资者可能仍会预期人民币将进一步上扬,并蜂拥买入人民币资产。
相反,如果升值幅度足以阻止投机客出手,那又可能会损及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出口业。
* 可能的市场影响:大幅升值最初将提振日圆和澳元等货币,这些货币同中国的经济成长具有高度相关性.
但升值幅度越大,其对商品和股票市场造成冲击的风险也就越大,因市场会担心升值对出口商和经济成长的影响.
从奢侈品零售商到汽车制造者,瞄准中国最终消费的这些企业的股票或现反弹,因预期更为廉价的进口商品将推动中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