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18日公布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官方报告”提出,未来十年中国将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双实现“倍增”,同时继续努力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这是中国首次明确就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规模的外贸产业提出有关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路线图”。
在当天于广交会举行的外贸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报告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转变增长方式迫在眉睫,中国要推进自身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发布该份研究报告的有关专家和官员表示,这表明中国已经为未来启动一系列深层次的外贸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后危机时代”外贸政策首发
中国在过去的30年中成长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进口大国,然而,“大而不强”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国去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072.7亿美元,比上一年度下降13.9%。商务部研究院李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危中有机,困难局面客观上有利于淘汰一批落后生产力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一批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强的自主发展型企业。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战略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确定了贸易强国的具体指标。
根据报告,到2020年,中国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3万亿美元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战略报告提出,未来2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即在2020年前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而在第二个10年即到2030年前后“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
未来十年将再降关税
商务部研究院霍建国说,要想实现由大转强的目标,中国外贸产业必须克服一系列弱点和缺陷,在政策领域不断完善和改革。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应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逐步降低或取消对资源、能源、技术装备的进口关税。此外,根据报告,中国未来还将重点持续扩大进口,以推动本国经济结构调整,并改善贸易平衡状态。
出席当天报告会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张鹏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贸易顺差达到1.3万亿美元,现有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这使得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贸易失衡压力,扩大进口有利于改变这一不利局面。
报告认为,中国未来应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性,在外汇管理和汇率政策方面,中国将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完全可自由兑换、为这一进程设定明确的时间表。
外贸仍为推动增长重要手段
展望未来,中国外贸仍将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有观点认为,外贸不应当再发展,我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说,“从中长期看,通过持续不断的政策完善和改革,中国未来会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
报告已经明确提出,未来中国外贸将继续贯彻落实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走出去”、自由贸易区等战略。报告建议中国采取新的战略举措,打造出口基地建设等十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