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10年倍增”战略如何产生?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昨日,刚从广交会的“全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报告会”现场归来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作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课题组负责人之一,对“战略”进行解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8日公布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官方报告”提出,未来十年中国将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双实现“倍增”,同时继续努力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报告提出,未来十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比当前增一倍,届时我国对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据介绍,该重大课题由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牵头、钟山副部长直接负责,全面部署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战略。该报告团队阵容强大:设4个总课题负责人,下设28个分课题,按照每个课题10个左右的研究人员配置,除商务部12个司外,还包括了人民银行金融司研究所、财政部、中国社科院在内的相关研究人员共计300人左右。这份报告自去年5月开始策划,经过了1年的配合努力,终于出炉。
该报告有可能以适当形式上交高层,作为未来中国外贸发展规划的一个蓝本。
根据总报告部分成果改写的两篇论文,已经分别发表于《国际贸易杂志》2010年第1期和第3期上。
题目分别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之抉择》与《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共7页半。
霍建国向记者指出,该报告的战略最终需要20年才能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2010年~2020年,巩固贸易大国地位,2020年~2030年,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
指标设计亮点
谈到制作该报告的具体研究方法,他提出了“竞争力量化指标”的定量方法是此报告的最大亮点,即从贸易大国到强国,做了实际数字的指标定位——共分为10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10个一级指标包括市场份额、人均贸易额、产品竞争力、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条件、贸易多元化、经济规模及人均产业的结构、汇率稳定、贸易条件、跨国投资。二级指标包括服务业工业农业的占比、人均GDP、前十位/前三位贸易伙伴占总额多少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指标。
为了让记者明白量化的具体含义,霍建国拿出一张网状雷达图作为例子讲解,该图以核心源扩散的面积大小为强弱,扩散面积越大,表示该指标越强。该图中囊括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指标对比,从图上看,中国目前仅有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两个指标相对比较强,其他方面相对较弱。最外圈,也就是最强指标数目最多的为德国。该图显示,三圈为一个基本临界点,如果为负意味着该指标基本不具备竞争力,如果在零以上则表明是具备竞争力的。其他几个国家的指标在内三圈基本全覆盖,而中国在内三圈发展不平衡,霍建国讲解说,这意味着中国的基本指标与制造业强国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该报告将竞争力的问题进一步量化,中国需要在这些指标上改进及突破,才有可能像美国、德国、日本一样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发展的目标。
理顺外贸模糊概念
同时,霍建国指出该报告有两大作用。一方面,理顺澄清了很多对外贸易发展中模糊的概念及理念,使得大家对外贸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例如很多人针对当前外贸规模越来越大,国民福利增长却较缓慢,贸易条件恶化损害了环境,质疑是否还需要支持外贸,这份报告都从正面给予了一些澄清。通过研究,传统的概念用国民经济支付法来计算,如果贸易不能为顺差就对经济有负面影响,但是研究中运用国民经济产出法,即折算成实物量来计算外贸对经济的影响与贡献,从另一个角度得出,外贸并不取决于其顺差部分,它本身就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
另一方面,该报告明确了中国外贸发展的下一步思路,比如过去中国过分强调比较优势,以后将更强调在注重比较优势的同时,要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和国家竞争力优势或是产业竞争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