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曾表示,美国必须决定是否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种说法出乎中国的意料之外,中国认为这完全不可接受。两国官员将在北京开始新一轮的“战略经济对话”,届时他们想必会讨论许多问题。
美国政策制定者表示,他们谋求与中国发展一种积极的关系。他们认为,争议与协作是可以区分开来的。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某些问题上的对抗,与在其它一些问题上的合作,却俨然不可分隔。没有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一切负面的言辞、事件和倾向,都会影响中美两国的民间舆论和政府决策。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双方已建立起相对稳固的合作基础。但是,美国随后对中国生产的钢铁和轮胎等商品加征关税,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护主义关税,并对中方的所谓不公平出口贸易措施展开了6项调查。贸易争端增加了53%,共涉及价值76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商品。
奥巴马承诺将美国出口额翻一番,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然而,要扩大对华出口,美国必须撤消限制贸易的政策,转而制定对双方都有利的政策。
目前,中国和美国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出口都在持续萎缩,但双边贸易保持相对良好。不过,中国企业寻求增强美中贸易的努力,往往受阻于美国政府和目光狭隘的利益集团。美国政策制定者必须维护对双方都有利的做法,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陷入贸易争端,并把经济争端政治化。
美国过去一贯我行我素。1972年美中建交时,美国抛弃了美元盯住黄金的政策。由于美国独占印发美元的权利,这种做法让它享有了巨大的贸易和投资优势。通过操纵美元币值,美国在损害他国利益的情况下,实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
从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到2008年期间,美元兑许多货币的汇率普遍下跌——对此美国并不总是由衷承认。而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升值了21%。
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提高了其债务和赤字水平,也将导致美元贬值。当美国其它贸易伙伴国减持美元资产时,中国却增持美元。当美国金融危机迫近时,中国再度把人民币盯住美元,以增强稳定性,利于本国经济复苏。中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以确保本国经济稳定增长而不致失控(那将损害所有国家的利益)。目前,作为美国国债和美元计价储备资产的最大持有者,中国正发挥着稳定作用。
当世人认识到,如果美国政府不出面拯救本国濒临破产的全球性银行、保险公司和汽车制造商,美国金融体系就会崩溃时,中美关系发生了改变。为金融业纾困,让美国政府变成了昔日私人所有企业的最大股东,为它们的经营失败埋单。美国政府控制市场力量的大举行动,突然取代了自由放任理论,而美国政策制定者却仍然要求中国采纳这一理论。
美国常常奉行只有利于自身“双赢”的政策。美国政策制定者既要破坏中国切身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又寻求中国帮助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可在现实世界中,美国提出的政策,除非也有利于中国,否则不可能得到落实和长久维系。“战略经济对话”应把重点放在调整美国政策、而非试图改变中国政策上,这对于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霍建国是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院长
约翰•米勒-怀特(John Milligan-Whyte)系美中伙伴关系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merica-China Partnership)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