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称,预计未来5年,中国人将掏146亿美元用于购买各种奢侈品,届时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的市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而仅次于日本。
社科院的报告,当然还只是预期。如果说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之时,中国成为奢侈品商抢滩之地,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真正耐人寻味之处是,人均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民众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准的标尺,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世界排名仍在百位之外,根据中国的发展目标,2020年才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小康比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晚了5年,这个比照抑或说反差,难道不足以发人深省吗?
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在中国,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去“苦求”的情况并不罕见。“苦求”奢侈品,是否告诉我们,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成长最快的国家,依托的不仅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背景下头重脚轻的“富人经济”,更是无根的“伪富裕经济”。并不是说富豪就可以气壮如牛地奢侈消费,问题是“伪富裕经济”的未富先奢,更是现实中国的难以承受之重。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的畸型繁荣,有很多因素,一些富豪的挥霍无度,外国品牌的狂轰滥炸、国内展会的此起彼伏,再加上媒体的追捧,烘托出了奇特的消费心理和不成熟的消费市场。在现今中国经济形势的整体框架下,未富先奢是一场戴着脚镣的舞蹈,试图用这种“另类”消费方式彰显身价,不过是自欺欺人。而问题更是,把奢侈当成体面,耗费的仅仅是钞票么?现有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已相当吃紧,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相当脆弱,我们奢侈不起。即使将来富裕了,也万万不敢奢侈,因为一涉奢侈,祸就近了。
事实上,即使是“富人经济”的奢侈消费,在当今中国也更多凸显了财富伦理的扭曲和税收杠杆的盲点。富豪一方面买奢侈品如同买菜,另一方面却吝于行善,暴露的是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欧美国家富人的乐善好施,常令我们称道,但我们还要看到这个“乐善好施”后面的税赋背景。比如英国,最高的遗产税税率高达98%。高额的遗产税率恰也是促使富人们多捐赠而少留作遗产的重要原因。而在我们这,靠偷税逃税暴富却是许多富人的“第N桶金”。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的预期,不是荣耀而是问题,我们能正视这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