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增,利润减
“全年的订单已经满了,有订单也不敢接了。”雪达集团副总经理鲁本胜并没有预想的高兴,因为“订单增长的同时,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利润空间减小。”
刚刚经历金融危机期间订单荒的纺织服装企业,又面临棉价上涨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对于拥有上千家规模以上企业、20多万相关从业者的青岛纺织服装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大考验。在半月前刚刚结束的青岛春季纺博会上,采购订单和意向交易达到 17.98 亿美元。但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订单增加成了纺织企业“甜蜜的负担”,陷入接与不接的两难境地。
鲁本胜表示,相比大企业,原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一些企业只好放弃订单压缩生产。“拿二级订单的小企业影响更大,有的已经停产歇业。”
胶州一家拥有700多名员工的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现状陷入两难,一方面,订单来了不能不接,毕竟要维持企业的运转和工人的开支,不能停工;另一方面,不断上涨的原料价格,加上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存在赔钱的可能。目前,企业只能把生产规模缩小,不再盲目接单。该企业生产内衣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市场,其生产的一款内衣产品出口价格11美元,原料价格的上涨就让成本增加20% 左右,但日本客户不接受该企业产品的涨价,成本增加只能由企业自己消化。
就目前的纺织服装业市场形势来看,由棉花价格快速上涨带动的成本压力已传递至纱、布、服装生产等各个环节。
棉价大涨是背后主因
“与年初相比,现在的价格平均上涨了30% 左右。”即发集团总经理杨玮东介绍,“普通棉花的价格从年初的 1.10 万元/吨左右涨到上周的 1.50万元/吨,涨幅超过 20% ;棉纱的涨幅更大,新疆棉纱的价格已经从年初的2.40万元/吨涨到上周的3.40 万元/吨,涨幅在40% 左右。”
“一个月,都能涨三四次价。”鲁本胜无奈地表示,“本来已经订好,棉纱都要发车了,供货商每吨再涨1000元。”
杨玮东分析,棉花价格上涨主要是供不应求造成的。首先,去年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持续低温,加上其他恶劣天气影响,造成产量下降。
其次,现在处于棉花青黄不接的时期,去年的棉花卖完了,今年的棉花要到 9 月份才能下来。还有,我国主要的棉花进口来源国印度暂停了棉花出口登记,使得棉花的国际供需关系更为紧张,下半年棉花价格的走向“看不透”。
业内人士分析,在棉花价格继续看涨造成的成本压力下,纺织企业将会通过提价方式,将部分压力转向产业链下游的服装企业,导致服装产品价格上涨。即墨一家服装企业经理表示,“现在,正是国内秋冬季服装的生产季节,在原料成本压力下,服装制造成本已提高 20% 左右,在成本压力下,预计今年秋冬装零售价将上涨。
纺企寻突破
尽管原料价格大涨,纺织服装企业却很难把上涨部分转嫁给国外经销商。面对困局,纺织服装企业纷纷从自身出发寻求突破。
雪达集团开始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稳定日本市场的基础上,扩展欧美市场;同时,加大新材料的研发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鉴于大客户经营的都是知名品牌,订单价格相对较高,雪达集团对国内外客户进行筛选,选取大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杨玮东介绍,作为生产性企业,即发集团着重加强产品结构提升、新材料研发利用,将从技术品牌、材料品牌重点发力,研发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些日本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就是从技术、材料源头上发展,从而占领市场高端。"
杨玮东表示,即发集团已经开始打造自主品牌,并将自主品牌的打造和加强内销结合起来。
对自主品牌发展,雪达集团相当谨慎。鲁本胜说,“首先,市场网络的建设需要大笔费用,设计团队的培养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同时,国内的结算信用不好,企业要冒很大的资金风险。”出于稳健发展的考虑,他表示,雪达集团的总体战略定位“贴牌加内销”,逐步研发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