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报告称,近期国内多个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此举将对服装和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造成冲击。
深圳富士康大幅调高大陆员工薪资正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投资银行花旗发布最新报告称,愈发沉重的加薪压力令多数中国企业获利前景蒙上阴影,服装和纺织业受挫尤为明显。
20多个省市近期纷纷宣布上调最低工资。6月8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7月1日起上调全市最低工资至1100元/月,部分区涨幅达22.2%。几乎是同时,湖南也加入了上调最低工资的行列:今年7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湖南省五档最低工资标准大幅提高,分别调整为850元/月、800元/月、725元/月、650元/月、600元/月。
具体到工资上调对行业的影响问题,花旗指出,服装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容易受到成本上涨的冲击,而已实现机器化作业的造纸业具备韧性。
不过报告也提到,薪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实际影响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因为企业有各种途径来缓冲。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转移至内陆或其他国家。
除了迁移工厂,报告预计自有品牌公司、高科技公司以及造纸业,将相对更容易通过推出新产品和成本加成模式,把增加的成本转嫁至终端用户。另外,大多数企业还在主动提高营运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观点与花旗部分类似。汪涛提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部分抵消工资的上涨。
汪涛预计,今年全国范围的平均工资可能上调15%左右。短期内,实际工资增速可能会远高于实际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涉及的企业整体上是价格接受者的行业,如出口行业,在全球需求并不十分旺盛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提高产成品价格来转嫁新增成本的余地不大,因此,加薪对通胀的压力有限,“中国没有进入工资-通胀螺旋式上升的阶段”。
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认为,制造商当然想通过提高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向消费者转嫁更高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过剩产能的存在迫使制造商不得不进行价格战,这限制了制造商的提价能力,因而,最低工资上调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有限。以服饰、鞋帽、家电以及交通通信行业为例,这些行业的工资在过去十年中呈两位数增长,但商品零售价格却一路走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能过剩都是重要原因。
野村证券对工业企业劳动力生产率的估算显示,劳动生产率在1994年-2008年的年增速达20.8%,而同期制造业的工资年涨幅为13.2%。“这意味着1994年-2008年单位劳动力成本实际是在下降的,因此生产企业有能力消化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孙明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