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季度,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96项产品召回通报,与2009年同期的99项相比,下降了3%。CPSC通报涉及美国、印度、加拿大、印尼、韩国、墨西哥、泰国、巴基斯坦、越南、斯洛文尼亚、日本、德国、埃及、秘鲁、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共17个国家(地区)。
中国产品位居美国CPSC召回首位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产品被美国CPSC发布的召回通报最多,为55项,占该时期召回总数的57.3%,同比下降8.3%;其次为美国本土产品20项,占比20.8%,同比增长5.3%;中国台湾位居第三,5项,占比5.2%;越南和泰国均为4项,各占比4.2%。
儿童产品是召回的重点
2010年一季度,在涉及中国产品的55项召回通报中,位居首位的是儿童产品,共有27项,占通报总数的49.1%,同比增长8.0%;其次为家庭产品,15项,占比27.3%,同比下降6.25%;玩具,7项,占比12.7%,同比下降41.7%;体育和休闲产品,4项,占比7.3%,同比增长33.3%;户外产品,2项,占比3.6%,同比下降33.3%。
召回主因是产品给人造成人身伤害
2010年一季度,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中(1项通报可能有多种原因),最多的是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共18项,占比32.7%;其次是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或身体被卡危险,13项,占比23.6%;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11项,占比20%;铅含量超标,9项,占比16.4%;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6项,占比10.9%。其他原因还包括镉含量超标(2项)和电击危险(1项)。
对被召回的中国产品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建议消费者停用被召回产品、退货及退款/获取购物券
2010年一季度,美国CPSC对被召回的中国产品主要采取的措施(1项通报中可能涉及多项措施)中,建议消费者停止使用被召回产品、退货及退款/获取购物券,26次,占比47.3%;免费检修及/或更换零部件,13次,占比23.6%;退货及/或免费更换其他产品,11次,占比20%;建议全额退款,4次,占比7.3%;建议采取其他措施,1次,占比1.8%。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2009年一季度相比,2010年同期美国CPSC召回中国产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特点1:中国对美玩具出口仍不容乐观
2010年一季度,美国CPSC共召回中国玩具7批次,占同期中国被召回产品总数的12.7%,同比下降41.7%,连续两年同比下降(2009年一季度同比下降40.0%)。这与我国玩具出口大环境密切相关。自2008年11月开始,我国玩具单月出口值连续13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2009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玩具31.1亿美元,下降13.2%。虽然我国自2009年6月1日起将玩具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5%,加之万圣节、圣诞节等美国传统玩具消费旺季带动,7~10月玩具出口出现季节性小高峰,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呈明显降势。随着玩具消费旺季的结束,中国玩具对美出口再度回落,出口回暖仍然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外需回升仍然缓慢。虽然当前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居高不下的欧美失业率继续抑制玩具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二是原材料价格等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加重企业经营压力。玩具产品原材料大多为五金和塑料、塑胶等化工产品,其市场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和金属价格影响较大,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运输成本的不断攀升也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叠加,导致我国玩具企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三是国际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技术安全标准提升加大了出口阻力。2009年7月,美国启用新的《玩具安全认证程序》,加大了玩具安全保护。
在此情况下,我国玩具生产/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快生产更加适应当前市场消费现状的产品,争取早日走出困境。
特点2:纺织品成为被召回重点产品
2010年一季度,美国CPSC共召回中国纺织品15批次,占同期被召回中国产品总数的27.3%,与2008年同期(4批次)和2009年同期(10批次)相比,分别增长了275.0%和50.0%。在15批次纺织品的召回中,儿童(含婴幼儿)服装13批次,占同类产品的86.7%。召回原因除1批次为服装纽扣易脱落、存在致儿童窒息危险外,其余12批次均为儿童服装的帽子系带或腰带存在勒死儿童的危险。1996年2月,美国CPSC即发布了《儿童外衣系带指南》,旨在避免儿童外衣上的帽带、腰带导致儿童伤亡。2006年5月,美国CPSC监管办公室宣布,若儿童外衣的风帽或衣领上带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系带且对儿童存在伤害风险,则被视为缺陷产品。此外,美国CPSC于2008年3月25日公布的新修订的《服装纺织品阻燃标准》也经常成为中国服装出口美国的“拦路虎”,中国服装企业应对相关标准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