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 “产业链”这个名词在报章上频繁出现,如:服装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文化产业链等,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全球经济已进入了产业链战争的新时代,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创新变革都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古语有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缝制机械行业最主要的下游行业——服装行业所处的产业链来看,缝制机械是服装产业提升品牌价值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月艮装生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支撑。因此,如何用设备来提升服装行业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力,成为摆在缝制机械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加快产业链整合
随着经济回暖,如何在国内外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转变、调整创新,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认为,过度利用劳动力资源的路子很难持续下去,加快转变和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加快服装产业升级除了在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科学发展方面保持持续的动力,加快产业链整合,发挥产业链优势,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其实,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互动从来没有停止,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当中,这种合作就更加显示出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力。在产业链上下游组合中,如何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在动态的优化组合当中,获得“1+1”大于2的效应,才能把握创新价值,抢占新的市场主动权。
产业链集成创新
尽管中国服装业的迅速发展令世人注目,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服装制造加工在整个的价值链始终处于低端。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认为,中国要成为服装强国,必须完善自己的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竞争力的品牌,才可以在全球的服装产业链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她说, 目前中国服装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跳出了以往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创新的竞争阶段,而过渡到了更为系统意识的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全新阶段。这对于中国服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验。就企业而言,应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具备先进的研发水平、完善的检测手段,形成科学的质量标;隹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建立全球性的采购团队,拥有较强的全球市场掌控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和硬国产设备创造新价值.
面对产品升级步伐加快、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服装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提高,很多企业需要先进的设备来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对这个问题,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杨晓京认为,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技术都以节能、环保、高效、改善劳动条件、适应各种的行业需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之后,企业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生产方式、管理结构都等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使用国产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将对服装企业的流程设计、工作安排、劳动运营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服装企业节能环保、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创造新的价值,提供切实的保障。加快国产缝制设备的质量提升,使之真正成为服装企业切开市场的利器,为服装产业调整和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备提升企业含金量
福建泉州豪利轻工公司陈燕影这样看,装备的创新和服装生产在产业链上是缺一不可的。
近几年来,户外产品的市场从欧美逐步到了中国。2007年,我们在原有的服装基础之上创立了一个户外产品的自主品牌,由于产品的功能性,其面料在缝制的过程中不能有针孔,所以不仅要求设备具有更高层次,员工也必须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用工紧缺的压力下,很多服装企业都要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引进先进的设备、提升员工素质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国产先进设备既可以提高效率,同时又减少了进口设备的成本支出,而且零配件采购方面也更为便捷。因而,泉州豪利也从十几年前的主要采用进口设备转为主要采用国产设备。
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就像女人总认为衣橱里少一件衣服一样,找;隹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企业创新的方向。某位服装企业负责人曾说:我们不可能跟随供应商更新产品而换设备,我们跟不上他们推陈出新的步伐,毕竟一款新产品还未吃透,我们难以再引进另一款新品。
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方海祥认为,服装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说服装企业是鱼,设备就是水。对设备制造商来讲,了解服装企业真正的需求,发展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多功能产品是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上工的高端产品有65%的客户在欧洲,由于价格方面的因素,国内市场的覆盖面不是很广,因而针对国内市场和亚洲市场,产品结构调整和降低价格是今后的发展目标。
“是想短期内攫取利润,还是和服装产业一起发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勇说,服装企业是装备制造企业的上帝,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过去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服装企业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把手工缝制改为电动缝制,直至现在的电脑缝制。但是由于效率的提高,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服装企业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一个产品即使有了好的设计、好的面料,但没有一个好的裁剪,也不能把设计师的思想真正地体现出来。所以,和鹰大力普及自动化裁剪设备,产品开发从CAD到自动服务、蒸汽裁剪机等,通过产业链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裁剪精度和缝制效率,真正为服装、箱包、制鞋行业服务.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服务
先进的设备是服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的重要工具。但是有了好设备,并不一定就能生产出好产品。当前,许多服装企业都在调整产品结构,既需要对现有生产装备进行改良,引入更高效的设备,也需要改进生产工艺以适应新的生产模式。有些服装企业不了解设备的性能,盲目引入自动化设备,却不适应现有生产,最后不能物尽其用,反倒浪费了资源。这就需要缝机企业从确定产品、制定工艺到设备引进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服务。
另外,一个新产品的出现,可能会给下游行业带来许多的好处,但是无论多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影响了产品的使用,使服装企业对产品质量产生疑问,甚至觉得被忽悠了的话,往往会扼杀这个新产品的推广。
耶莉娅集团董事长袁文说,从1984年开始,耶莉娅集团不断地进行品牌再造,其中与引进先进设备有很大的关系。他说先进设备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力。特别是设备的电脑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一是能缩短生产时间,二是有助于工厂持续地提高品牌价值和提升质量。但是,不管多么先进的设备,都要靠工人的技能和技巧。现在有很多的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功能的开发和应用,但是太难利用。所以,一方面要提高工人的缝纫技能,另一方面要从设备方面解决问题。比如设备和系统的联系,特别是数据的输入方面,可能对设备制造商来说是可以轻而易举解决的小问题,但是却加大了服装厂家的成本。希望设备供应商考虑服装生产商的利益,从服装行业的发展、应用的实际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产业链,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产业链包括“6+1”个环节, “6”是指原料采购、产品设计、订单处理、仓储运输、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而“1”才是指制造。产业升级的本质应当是围绕“6+?”产业价值链为基础,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不是从控制劳动力成本开始,而是要从高效整合,“6+1”产业链开始,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那么,作为装备制造业,缝制机械行业如何提高国产品牌的竞争力,与服装行业一起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呢?我们的企业需要跳出“制造”的局限,把眼光从 “1”升级到“6”,开展真正的产业链竞争。这条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