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王卜:走强人民币不会摧毁中国外贸复苏型态

发表时间:2010年07月06日    作者:王卜

  今年5月中国国际贸易的强劲增长和最近半年来人民币对欧元的快速升值,似乎将中国出口商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夹缝中─虽然手中尚握有不少欧洲客商订单,但欧元大幅贬值意味着出口商现在每兑现一张订单,就会在原利润基础上产生一笔损失。截至6月20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8.4,与去年12月31日的1:9.8相比,半年时间人民币对欧元已升值约14%。

  对订单带来损失这一矛盾的解答是,欧元区债务问题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滞后,而对出口企业利润的折损却是同步的。去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复苏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产生的大量欧洲订单正在令中国出口商感受切肤之痛。例如,被视为中国出口风向标的中国进出口商品春季交易会从4月15日开幕到5月5日结束,这期间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几乎下跌了一个基点。如果一个中国出口商在春交会之初签下一笔10万欧元的订单,到春交会结束他因汇率变动就会遭受1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这些订单让出口增长数据看起来很饱满,在汇率风险加大的时期却成了出口企业的负价值。要甩掉这个“烫手山芋”,出口商有两个选择:再议价,或者毁单。

  两条路都不好走。出口商品的价格往往在下订单之初就锁定了,按照合同规定,价格锁定之后因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由交易双方分别承担,即外币贬值导致的中方损失由中方承担,外币升值导致的外商损失由外商承担。通过再议价来分担损失的方式仍然可行,只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一部分具有独特优势、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的出口企业,且免不了订单流失的风险。另外,欧盟执委会近期的一项预估值显示,欧元区5月消费者信心指标跌至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出口欧洲的产品不但难以提价,还有可能被欧洲客商要求降价。

  一家童鞋出口企业的经理透露,目前业内还很少有毁单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出于遵循基本的贸易原则,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流失好不容易维护起来的客户资源。因此,议价之路走不通的企业就只能吞下欧元贬值的苦水,想办法在以后补回损失。

  不过,妥协也未必能求全。6月19日,央行发布汇改重启公告,我国将重新恢复到2005年至2008年实施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控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机制市场化将成为未来的大方向,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随国际市场波动将成为常态。”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不能寄望于熬过欧元贬值就万事大吉了。

  虽然人人都在谈论以增加内需的方式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出口的模式,但在短期内这一局面还难以改变。

  如此现状也让“大前研一之问”再次隐现。在2006年8月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这位日本管理学家就谈到他对中国制造的担忧:在人民币兑美元1:8时拥有比较优势的中国制造,在汇率达到1:2或者1:3时,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又在哪里?

  顺势而变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并非全然是负面消息。那些拥有较多美元负债、生产成本主要以人民币计价、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公司反而会受益。比如玖龙纸业、恒安国际、康师傅等,里昂证券认为,这些公司的利润受益程度可能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的三至四倍。换言之,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5%,则这类公司的收益可能增长15%至20%。而高度依存铁矿石进口的钢铁企业也可省下大笔美元资金,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左右,达到人民币6.6元兑1美元,中国在铁矿石和铜的进口费用上就可节省28亿美元,这笔钱可以多购买大约3500万吨铁矿石。人民币升值还将使能源的进口价格更低,从而对中石化(600028,股吧)这样的公司有利。

  只有对那些依赖出口从而赚取微薄加工利润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灾难。“中国企业经营角度比较单一,往往只注重利润和产能,却忽略了生产、商品与资本、汇率的融合。对国际金融不专业、不重视就导致企业在风险来临时有点措手不及。”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环球企业家》说。谭曾任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

  赵锡军认为,企业首先应当加强汇率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因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往往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基本考量,而这是个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渣打银行透露,欧债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对欧元的套保业务明显增多。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开发出不少用于汇率避险的产品,比如远期外汇、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并在进一步围绕企业的避险需求丰富产品种类。但是金融机构与企业对外汇信息的掌握不对称阻碍了企业充分地运用这些金融工具。同时,企业却在抱怨目前的金融工具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

  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属于财务管理范畴,最常见的是对结算货币和结汇时间的把握。这同样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比如,广东省一家服装外贸企业年初与一家欧洲客商签订了50万欧元的订单,并规定以欧元结算,结果这家企业的老板为这个决定损失了60万元人民币。而一家中国知名家电企业则表示,“在欧洲的订单是以美元结算的,影响会有,但不大。”另外一家外贸企业打算推迟交货时间来赌欧元升值。这家企业该进一步去了解的是,推迟交货以减少损失的几率是多少?推迟多久合适?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欧元的未来走势进行判断。

  中国汇改重启可能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赵锡军认为,汇改重启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利用汇率杠杆推动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模式的转变开始了,即淘汰、压缩重复建设、高能耗、低附加值、完全依靠低价竞争的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对环境破坏小、资源利用效率高的行业。

  这几乎是剑指中国出口经济的现有结构。从短期看,一些行业会因汇率的频繁浮动面临压力;但是就长远来看,代价要远远小于落后模式对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伤害。“汇率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从积极的角度看,汇改可以成为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契机。”建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说,市场竞争带来的汇率浮动可以有效刺激外贸体制和金融产品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磨练企业领导灵活决策的能力。

  “当然,中国的经济模式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富士康工厂,也需要富士康品牌。”同济大学博导、西门子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孟凡辰博士表示,合理的汇率管控必须服务于当下出口经济的优势,为企业的经济模式转型铺垫缓冲带。和单一捆绑美元对比,他认为“一篮子汇率政策”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合理化,对于大量出口欧盟的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利好。

稿件来源:环球企业家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俞建勇:推动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2024-04-09] 
·闻力生:服装制造业要在以旧换新行动中打造新质生产力[2024-03-18] 
·刘瑾:如何接住国潮的“泼天富贵”[2024-02-26] 
·程伟雄: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和沙涓羊绒的西藏首秀让中国鞋服品牌学到什么?[2023-09-29] 
·“奶辣风”流行,女童服装不该如此暴露[2023-07-18] 
·14亿中国人,为何撑不起一个国民服饰品牌?[2023-07-03] 
相关出处  
·阿迪达斯新可能 试图在69条军规中重生[2010-06-08] 
·超越阿迪之后 李宁谋划“小鬼当家”[2010-06-02] 
·中国网购发展地图[2010-05-21] 
·李宁怎样跑赢阿迪达斯[2010-03-19] 
·李宁的网关:不愿被淘宝劫持 进军网上零售市场[2010-02-23] 
·外贸B2C的逆行生意经:跨境小额交易爆发[2010-01-29]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