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兑欧元年内升值已逾12%
* 产品价格上涨削弱对欧洲出口竞争优势
* 个别企业遭遇欧洲客户解约
* 欧洲去"福利化"才刚开始,最糟糕情形还未到
* 出口产品议价能力弱,应加快产业升级
中国对欧洲出口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人民币升值之痛:欧债危机已令外需市场不振,而人民币对欧元今年以来的大幅升值更是雪上加霜,部分外贸企业甚至出现了订单取消乃至客户流失的现象。
但这还仅仅是开始,欧元弱势目前看来仍远未到底,中国对欧出口最困难时期还未到来.企业短期内可以通过加强内销,以及拓展美国市场等途径减压,但长期仍应仰仗产业升级。
"下半年出口的压力都很大,三季度可能稍微好点,四季度更加严重,...现在一些个别企业已经出现了汇兑损失."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表示。
他指出,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商品价格上涨,正在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未来的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欧洲爆发的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应声而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欧元上半年亦震荡走升,在6月初升幅超过20%,虽然之後欧元强烈反弹,令人民币缩小涨幅,但今年来仍维持12%的升幅。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即表示,现在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进程非常缓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既要扩大内需,又必须稳定外需,两者不可偏废。
**四季度情况可能更糟**
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效果正逐渐显现,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竞争力降低,有个别企业的欧洲客户甚至出现解约行为。
A股上市的一家电企业市场部人士就透露,由于欧元贬值,公司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不断提高,近期有几个欧洲大客户取消了订单,而外贸订单的减少又让该公司立即取消对国内上游钢厂的板材原料订货。
而通过对珠三角和山东地区的几家报关公司的采访了解,目前确有个别客户对欧洲出口的报关单数有所下降,并且企业向欧洲寄送样品的数量增多,拓展新客户的压力明显升高。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指出,"下半年对欧元不太好看,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四季度(中国对欧洲出口)的情况会比较的差。"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36%,增幅较1-5月降低了1.4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就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曲折,中国进出口增速将逐季放缓,全年出口同比增长24.5%左右,进口增长33.6%左右。
刘东亮认为,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在下半年出现恶化,则欧元继续贬值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欧债危机得到控制,但欧元与美元相比,仍是高风险货币,欧元的表现将依然相对疲弱.由于上半年欧元跌幅很深,三季度可能会有一波反弹走势,但四季度再大幅探低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石磊还指出,从较长的时间来看,欧洲"去福利化"进程才刚刚开始,该过程将削弱欧洲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深层次上影响到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出口转内销效果有限,产业升级是趋势**
面对欧洲出口市场的困境,中国外贸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中银国际证券经济学家程漫江认为,四季度对欧洲出口悲观的情况可能会是个位数增长,现在企业需要通过拓展美国市场,加强内需等措施来渡过难关。
"当然,(内需转移外需不足压力)全部肯定不现实,只能是一部分,而且是好的企业才能做到."程漫江指出。
她进一步表示,由于国内外市场结构不同,产品标准不同,大部分企业在外需转内需方面,并不一定可以成功,并且目前国内需求本身并不旺盛,全部承接出口萎缩的压力目前是不现实的。
大部分的分析师均认为,不管是开拓新的市场,还是产品的外需转内需都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应加速中国的产业调整升级。
上海一大型券商的策略分析师指出,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让过去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模式遇到挑战,与亚洲其他国家出口产品同质性,也让中国缺乏议价能力,仅有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今年都出现好几次罢工了,成本上升压力很大,...中国现在需要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升级,这样才能避免和国外的低级竞争。"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