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Levis牛仔裤在美国的折扣店卖15至30美元,按照汇率换算,也就100至200元人民币。但同一条裤子,出口转内销后,在国内的专卖店却至少要卖700元,甚至上千元。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他们能够很快答上来的牛仔裤品牌都是国外的,如Levis、LEE、CALVIN 等。其实这些近乎奢侈品的牛仔裤大多是由中国企业加工生产的。一家外贸服装企业老总一语道破,“我们花大价钱买的其实就是一个牌子。”
采访中,上述企业负责人坦承,“我们的产品的质量已经不输给国外的品牌,因为企业本身也给一些品牌做代工。差距就在设计上。现在欧盟、美国针对进口服装的标准越来越苛刻,我们企业也是在适应中成长。”
面对出口越来越难的现实,内销利润更大的诱惑,外贸企业为何不走内销的道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外贸企业。通过走访发现,虽然越来越难,企业仍在努力。比如,一条小小的牛仔裤,从中国的工厂漂洋过海,不经过千锤百炼,这一步还真迈不出去。
贸易壁垒:后配额时代服装生产商的隐痛
“统治全球纺织品贸易四十余年之久的配额,5年前就已经宣告结束。有限制的后配额时代,企业面临比配额时代更大的风险。”随着欧美国家频繁发起服装纺织壁垒,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有这样的感受。配额制度的结束,并不代表自由贸易的来临。
“这几年,随着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大幅增加,欧盟等国家因此而设定的贸易技术壁垒也‘越垒越高’。” 作为杭州市服装出口的龙头企业的领头人,杭州市粮油食品土畜产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宣鑫兔深有感慨,“我们生产的牛仔裤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场,特别是欧盟。可各种法规实在太多了,而且不断有变化。再加上我们生产的许多是儿童服装,这个在国外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验处处长陈燕说,近年来,随着欧美对童装安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部分童装在欧美市场被频频召回。“主要原因是物理安全和化学安全不合格。其中多数是由于小部件和绳带不符合,存在容易造成儿童窒息等问题和隐患。”
比如,欧盟近期的一个法规中有这样的规定:童装上不允许有5.5毫米至12毫米的开口,因为儿童如果将手指不慎插入上述开口,极易被挤夹而不易拔出,进而可能会阻止指端血液循环,导致手指坏死。
对症下药:每一个布料小裁片都要严格编号
“80后”丁调飞,原来是总公司办公室主任,后调到万豪制衣厂任厂长。眼下,已当了两年厂长的丁调飞对制衣的每一道工序了如指掌。“刚到厂里那会儿,我每天都跟工人在一起,经常到夜里12点才下班。”
这位学英语出身的年轻厂长,对出口国家的法规也非常熟悉。
“在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严苛’的标准之下,一条牛仔裤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出口,这中间每一步我们都得小心再小心,哪里出一点问题,后果都是不可想象的。”在万豪制衣厂的车间里,丁调飞在忙碌的工人之间梭巡。
丁调飞说,“在客人下订单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面料与辅料的采购,在采购之前要先对面料以及辅料进行确认。像牛仔裤的铆钉、拉链、线等辅料,都会标示在一张辅料卡上,客人根据辅料卡来进行严格确认。”为确保所生产的牛仔裤各种指标均达到国外标准,工厂购置了各种检验设备,配备了专门实验室,来进行各项原料的试验与检测。
面辅料采购完成之后的各种加工、制作过程则更为严格。“由于牛仔裤一般要经过洗水,所以面料送到之后,首先要进行缩水率测试。再根据不同的缩水率对面料分批,使用不同的裁剪版型。”然后进行裁剪、编号。
为什么要分包编号呢?丁调飞解释:“牛仔面料存在色差,如果不进行分包,牛仔裤的左右两边就有可能会使用颜色深浅不同的面料,而那样的产品是不合格的。所以说,连一个小裁片都是要进行严格编号的。”
步步为营:扣子锁钉机每两小时检测一次
做牛仔裤,“锁钉”是一个重要步骤。丁调飞说,欧盟的几个标准都有针对扣子的条文,“牛仔裤上的工字扣、铆钉等都是在锁钉过程中钉到牛仔裤上的。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可要求非常严格,锁钉使用的锁钉机每两小时就要检测一次,查看模具是否松动,以确保机器能精确工作。”
丁调飞介绍,欧美国家对于童装上的纽扣要求非常高,所以要进行拉力测试,保证纽扣在70牛顿拉力下拉10秒钟不松动、不掉落。“为达到标准,一般工厂都采用90牛顿的力来进行检测,以确保达到标准。”
另外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检针”。丁调飞说,检针是为确保缝机断折的针头不残留在牛仔裤上。检针机也需要每两个小时进行测试,确保机器的灵敏度。具体到缝纫过程,若有针头断折情况发生,必须马上找到断掉的针头,在半径为1.5米范围之内的产品都要过检针,如果还是没法找到针头,那这批货物都是要作报废处理的。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货物才能被装箱,等待客人查货。许多客人还会请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来进行验货,而检验检疫部门则会在牛仔裤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辅导、检测。通过这层层检测之后,牛仔裤才能出口到国外市场。
内销乱象:进场费动辄十几万乃至几十万
“做外贸出口,掌握了渠道就能挣钱,可是挣得太少,纯粹是一点辛苦费。”尽管知道做外贸利润有限,但杭州万豪制衣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宏路坦言,“不敢轻易涉足做内销市场”。
市场混乱是让徐宏路等企业家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内销市场太乱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价格上,低价竞争导致质量无法保证,最终被市场所抛弃;而厂家为了增加销量又以低价促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许多原本做外贸的企业而言,转到内销市场,销售渠道是一个顶顶重要的问题。杭州一家低压电器制造商的老总告诉记者,他们曾尝试与国内一些卖场和超市接触,然而,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进场费将企业挡在了门外。“很多工厂宁愿做很薄利的出口单,也不敢接利润高出一大截的内贸单。”
尽管艰难,他们还是迈出了第一步。据徐宏路介绍,公司在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租了一个摊位试试看。此外,公司有几个年轻人在淘宝上开了一个网店,卖一些牛仔裤的尾单。他说,“先探一探路,毕竟内销的市场是很大的,我们也想适当的时候慢慢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