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会否依旧?
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活力稳居全国前列,早在2005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浙江省就名列被评价的60个重要经济发展国家和地区中的第20位,并被冠以“效力提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浙江人用其智慧和毅力,创造出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神话—“浙江现象”。
在“浙江现象”中,最傲人的是浙江外贸。然而,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也给浙江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外部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对浙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省外贸进出口从11月开始大幅下滑,并在2009年的前8个月出口值连续双降。浙江省统计局发布分析报告称:“以一般出口外贸、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浙江工业,成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影响最深的省份之一。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从2008年的10.1%,快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的-5.6%,创下改革开放31年来浙江工业季度增幅的最低纪录”。在国家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撑下,9月份浙江省外贸进口率先转正,11月份开始进出口双转正,12月份单月进出口额更是创下历年12月份的新高。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拉开了欧洲的债务危机的序幕,欧元大幅下跌,欧美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2010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通话时说:“我们绝不能低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复杂性。”
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压力下,浙江外贸处境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观察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外经贸厅、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商会、杭州海关、浙江中大集团等部门和企业。同时利用在英国的机会,接触了有关专家和在英国的浙商,试图从欧洲债务危机透视浙江外贸。
夏季里的寒流
虽然从统计数据看,欧洲债务危机对浙江外贸的冲击目前似乎还不算很大,但外贸第一线的人们还是明显地感觉到它所带来的寒意。
寒意之一 ——欧元贬值
欧元曾是欧洲人的骄傲,但目前欧盟经济正处于二战以来最深重且影响最为广泛的衰退之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欧元区危机是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牛津大学经济预测国际经济学主任罗西教授比较关注G20财长釜山会议上关于金融监管、有序撤出财政刺激以及全球经济再平衡方面的议题,他在和记者的交谈时失望地说:看来人们根本不能指望从G20财长会议(包括计划将在今年11月份举行的首尔G20集团首脑会议)传来任何鼓舞人心的消息,毗邻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英国今后的外贸也将面临更大风险。
欧盟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人民币/欧元汇率同比变化率与出口同比数据相关系数达到0.71。这就是说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兑欧元同比每升值1个百分点,对3个月后中国对欧盟出口的边际影响就下降1.34个百分点。从去年圣诞节之后,欧元开始大幅贬值,半年时间欧元兑人民币跌了20%左右,这让以欧盟为第一大出口市场的浙江制造商们饱受冲击。尽管大部分企业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各类避险手段,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习惯以欧元结算的外贸出口企业蒙受了损失。在接受采访时,浙江省外经贸厅的相关人士向记者举例:宁波达美克斯进出口公司主要做LED发光灯、电池、手电筒等出口,欧洲是公司最大市场,客户稳定,一直都以美元报价。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路走下坡,他们通过种种努力终于说动欧洲几个大客户同意以欧元报价结算。谁知2个月后,一笔单子都还没结,欧元开始走软,赶紧再跟客户商量,改回美元结算,费尽周折。考虑到是老客户,对方勉强同意,但公司不仅为此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牺牲了公司的信誉。
2010年1月15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姚坚所表示:“人民币对欧元过去五个月的相对升值,会给中国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快速贬值的欧元眼下正成为浙江出口企业最大的纠结所在,浙江省副省长叶荣宝沉重地表示:“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浙江大批企业会垮掉”,而这种担忧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事实。从记者自杭州海关了解到的浙江省出口数据来看,全省许多地区出口额同比增幅已开始减缓,甚至部分地区的出口额已经开始下降。以浙江外贸市场的窗口—义乌为例,今年1月到6月,其对欧洲出口额同比增36%左右,从数字上看似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并不大,但记者在浙江省外经贸厅采访时相关人员提示:虽然目前义乌市场对欧出口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不能排除是因为反应的滞后性所致。目前欧元仍处于下降通道,若下半年欧元汇率继续贬值,那么浙江省全年对欧盟出口将出现负增长,而义乌这“外贸窗口”在未来几个月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将直接显现。
寒意之二——贸易壁垒
国际市场环境的恶化,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就遭受来自21个国家(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超过60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0起、保障措施10起、特保案件2起。其中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立案呈升势,中国成为欧盟贸易救济调查最大目标国。2009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新立案7起,占2009年欧盟对全球新立案件的58%。
英国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教授马顿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坦率地表示:“英国以及欧盟国家的公众不像美国人那样担忧中国军事实力增长等因素,他们关注的焦点是经济问题,比如中国大批销往世界的产品的质量,以及是否导致贸易失衡。”这反映出了许多欧洲人的一种心态。随着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发展,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这对外贸出口比重较高的浙江经济的发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截止今年5月,浙江遭遇欧盟反倾销案件就有4起。其中5月份对我国铝轮毂反倾销案件的初裁,决定对我国铝轮毂企业征收20.6%的统一临时反倾销税。受其影响,仅浙江省金华市年出口额约1.7亿元的铝轮毂就将全面受阻。纺织品是浙江省对欧盟重要的出口产品,2009年9月,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聚酯高强力纱发起反倾销调查。按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陈杰的说法:如果中国产品被征收高税率,这意味着我们将完全丢掉欧洲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由此可见一斑。
寒意之三——“二次探底”
据海关统计,1至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而上半年浙江省出口822.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主要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从截止到6月已公布的数字上看,欧洲债务危机对浙江外贸影响好像并不明显。浙江外贸在经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后,出现了快速苏复的局面。
然而一线外贸出口企业的实际感受却并不那么乐观。杭州捷达服装有限公司不少客户是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3月份下单以后,就一直没有接到新订单。刊登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浙江省统计局报告称,从广交会第二期情况看,欧洲采购商到会与上届同期相比下降17.9%,欧盟地区采购商到会下降23.6%,对欧盟出口成交明显下降。不仅纺织服装企业,其他出口企业也遭遇到各种麻烦,许多出口企业发往欧盟国家的货物因为客户无法交款而被迫停留在港口。甚至一些欧洲客户因债务危机而申请破产,致使这些企业压根就拿不到货款。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了解到,近来公司已接到多起我省外贸企业因欧洲买家无法按时支付尾款的报损案件,这些买家大多来自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地,产品主要集中在玩具、建材、机电和纺织等领域,而过去这些买家信用记录都不错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见债务危机的杀伤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最近已对欧元区几个国家做出了风险预警,以防止外贸企业损失扩大。
相关专家以及高层领导对下半年的外贸形势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王岐山副总理和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2010年5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分别指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正在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主权债务危机将影响中国的出口复苏进程。
杭州海关统计专家分析:目前全球需求的回升主要是受各国刺激政策的支撑和去库存化接近完成的影响,预计国际市场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明显提升,外需不振将是影响浙江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招商证券(600999)宏观分析小组分析师们的观点代表了宏观经济领域诸多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已公布的6月份中国外贸出口表现,主要是由于去年5、6月份基本上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谷底,上半年美国补库存拉动中国对美出口所致。从领先指标来看,出口同比增速正接近年内高点。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表示, 6月份中国出口数据显眼,主要与相关企业赶在出口退税取消之前加速出口,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企业提前出口等因素有关。如果剔除这些短期因素,出口应该是同比负增长。已公布的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持续回落,以及当前货币信贷增速的回落,暴露出经济增速可能下滑的新苗头。下半年进出口增速或将持续回落。
在采访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索卡拉斯教授时,他向记者引用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的数据和观点:中国这波经济增长可能临近尾声,尽管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显得相对坚挺,并为全球GDP作出了贡献,但却可能面临着一个突发停顿,因为OCED公布的综合领先指数CLI(一种对经济转折点的评估体系)显示:今年3月中国的CLI从102.7下滑到102.2。CLI被认为是经济转折的风向标,近年该评估体系对于主导经济体的走势预测几乎没有失误过。同时他强调在全球经济都面临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此次欧债危机对于中国的外贸企业而言可能预示着一场灾难。
种种不确定因素,给浙江的外贸出口增添着阴影。6月2日,温总理在东京参加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举行的欢迎午餐会时再度提醒:“全球经济仍易受到主权债务风险的冲击,且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必须密切观察形势,做好预防‘二次探底’准备。”欧洲债务危机,带给浙江外贸出口的种种变数,让外贸企业如履薄冰。
阳光总在风雨后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告诉记者:虽然中国也遭受了全球衰退的打击,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北京的经济刺激方案将产生比世界其他地方更为迅速的效果。中国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而把赶超日本的时间提前了10年。姚树洁的看法并不是盲目乐观,中国有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辨证法告诉我们:危机总是与机遇同在。欧洲债务危机给浙江外贸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浙江人的慧眼往往能从危机中发现诸多潜伏的机遇。
机遇之一 ——人民币汇率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西方社会采用给中国施压的办法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温家宝总理在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我们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然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始终存在,它使浙江外贸企业忧虑重重,尤其是占浙江外贸出口重头的纺织、机械、轻工等传统出口行业,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导致其竞争力的下降。
但在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化及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于志宏教授的交谈中,他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应该感谢这次欧洲债务危机,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全球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注意力,同时也使得拥有2.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也舒解了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缓解输入性通胀的迫切性。这为浙江中小出口企业改变外贸结算方式赢得了时间,企业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与客户方谈判,争取改用人民币、美元等货币结算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
至于航空、商业贸易、造纸和公用事业,以及原材料或设备大多来自海外采购或是有大量外债的产业,反而会直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虽然浙江省这类企业并不占主导地位。
6月,央行等六部门下发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包括浙江在内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新增试点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因美元、欧元贬值带来的销售压力,节省企业的部分汇兑成本,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它带给浙江外贸企业的,是又一个重要契机。浙江省不少外贸企业正努力地争取成为试点企业。义乌争试点名额的热度很高,宁波有关部门也正在开展试点企业推荐工作,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以生产欧式插座闻名,产品的主要市场在欧洲,所以他们非常迫切能早日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机遇之二——产业结构调整
一个时期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目前正在持续着的欧洲债务危机,也揭出了浙江产业结构上的隐患:一是外贸出口依存度高,2009年全省人均GDP为6490美元,而出口总额达1330.1亿美元。二是工业结构“低、小、散、弱”,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够快;许多企业贴牌加工对外出口,延续着低成本竞争和数量扩张的路子,而未能在营销网络、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等方向发展提高,使企业经营功能和自主创新能力弱化。在英国剑桥大学,记者在与该校彼得??诺兰教授的交谈中,聊起了浙江外贸“调结构”和“转型升级”的话题,他告诉记者:“我没有单独研究过中国某一个省的企业状况,但我知道中国企业想要成长为国际化企业,还有一条漫长复杂的路要走。在与高收入国家大企业发展合作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不到英国的1/10,不到美国的1/20。中国的大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不到20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里一家中等市值公司的资产水平。反之,来自高收入国家的大企业现在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的经济体系。”
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促使浙江经济必须“调结构”和“转型升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早已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也就是说,当前国际国内的大环境给浙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时机,或者说提供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抓住机会,通过优化结构,自主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提升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达到重构浙江省外贸发展方式的目的,是促进浙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英国诺丁汉大学于志宏教授告诉记者:欧债危机有利于中国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国外的技术和专利,从这个角度讲,这对浙江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转型无疑是一个利好。
今年1至5月份,浙江省船舶、汽车及零部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4.7%和41.1%。省商务厅外贸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说:“经过这几年调整,浙江出口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越来越高。”
浙江省的经济不仅要“转型升级”,同时还要抓住时机“调结构”。怎么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个战略目标,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浙江经济结构来说更为重要。在浙江省外经贸厅采访时,相关人员向记者转述了厅长金永辉对浙江外贸结构调整的五条意见: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外贸评价体系,改变现有外贸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数量和金额的增长的状况,强调质量和效率,潜力和后劲,强调参与在国际范围内资源配置和经济扩张能力;二是调整出口激励政策,逐步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业出口,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形成品牌竞争优势,目前浙江的自主品牌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5%,要在政策上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与跨国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更高、增值含量更大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省,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自创品牌方向发展;五是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方面在保持工程承包、远洋运输、国际旅游、商业和餐饮业等领域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软件外包、国际旅游、物流、信息与通讯等国际服务贸易。
通过这个明晰的主线,可知浙江外贸结构调整已不是纸上谈兵,上上下下都在抓住机遇努力而为之。
机遇之三——新兴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是浙江出口的传统市场,在危机面前,开拓新兴市场将成为浙江外贸的新引擎—这是目前诸多外贸界人士的共识。
在采访英国浙江联谊会会长李雪琳女士时,她向记者介绍了浙商在英国的基本情况后提示记者:欧美市场固然重要,但浙江外贸要学会拾遗补缺。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90%以上商品实施零关税。一个更开放、更庞大的区域市场向中国“敞开”。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浙江省包括纺织鞋服在内的主要外贸出口产品得到出口东盟零关税的待遇,对这类产品拥有优势的浙江,将获得更为庞大的出口市场。
之前记者在浙江省工商联了解到,浙江诸多企业在在市场多元化方面已作了不少努力。以金华市为例,今年前5个月金华市与海外主要新兴市场的贸易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对东盟双边贸易增长了71.6%;对俄罗斯增长了71.8%;对印度增长了60.9%;对巴西增长了82.3%。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介绍:“浙江省上至政府下到企业,对开拓新兴市场都很重视,去年浙江对新兴市场出口已提高到近50%”。
浙江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认为新兴市场成本低、见效快,到美国开一个店前期投入要5000万元,至少3年以上才能发展起来,在新兴市场开一个店只要2000万元,而且很快就能见成效。发达国家市场体系和消费者心理已经成熟了,要打入这种成熟的市场体系不容易。这正是许多浙江企业不得不替外国品牌做代工,或只能打价格战的原因。与其等市场被做死再调整,不如主动开发新市场。2006年,他们公司在阿联酋迪拜成立了分公司,到2009年,已在迪拜和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巴西相继成立了13家分公司。
当然,有机会就有竞争。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对于新兴市场的潜力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正在实施“五年出口倍增计划”的美国来说,新兴市场更是其必争之地。新兴市场开拓的道路并不一定平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人曾经创造了“浙江现象” 的奇迹,也一定能打造浙江外贸经济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