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否认,温州服装企业在用工难问题上作出过努力,但再怎么努力,用工紧缺还是不争的事实
新春伊始,温州服装企业最热门的话题,除了招工还是招工。仿佛是突如其来的“民工荒”、“招工难”问题一下子打得企业措手不及。目前,“招工难”虽然得以缓解,企业基本已经进入正常的生产阶段,但是,企业家们需要开始思索的是,为什么“招工难”,我难他不难?如果“民工荒”是个长期问题,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转型是否已当时?
生产车间大“瘦身”
当许多企业正在千方百计招生产一线员工时,红黄蓝集团却已经将生产车间腾空,准备改为设计室,原来400多名生产工人,只留50多名经过严格筛选的技术骨干……
温州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转型,选择给“生产”瘦身,轻装上路。
2010年,培训费用预算从往年的几十万元增加到150万元;生产工人从原来的400多人,减少到50多人……这是新一年红黄蓝集团的“瘦身”计划。现在该集团瓯北工业园区内,二楼的生产车间准备改成设计研发办公室,三楼生产车间则改成样品车间,在这里的工人个个是服装技术能手。
据介绍,今年开始,红黄蓝已全面弱化生产,同时加大设计研发与市场营销两端力度,公司已没有实质的生产工人,只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样品车间,也称为示范生产车间,主要是做订货样品,其他生产则全部外包。平湖、广东、江苏等地众多生产企业为红黄蓝提供生产加工。
外贸服装企业烈驹服饰有限公司是较早给生产车间“瘦身”的服装企业之一,其在瑞安的工业园有5000多平方米,却只有100多名员工。这里的生产车间是一条形象生产线,公司接过来的国际订单全部外发加工。据悉,目前已有四五十家生产企业为烈驹提供生产配套,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目前也在逐步加大打样工人的培养力度和比例,部分生产开始外包。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旦条件成熟,就将最简单、最耗资源的生产车间部分外包。
北极新秀服饰有限公司现在甚至直接把样品车间设到了生产供应企业的车间里,将所有精力放在研发与市场营销方面。
近年来,乔顿集团、威尔豪派服饰等企业都没有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乔顿集团总经理沈应琴表示,现在公司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品牌建设上,不排除未来缩小生产的可能。
“把原来的生产车间变成打样车间、标准生产线或者形象生产线,做真正的服装贸易公司。”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主抓研发与营销两端,只留下“设计打样车间”,把生产缝制外包。
郑晨爱表示,这是温州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之一,意大利、中国台湾等地的服装业有许多可借鉴的例子,如此便是真真正正地“做服装”企业,而非“生产服装”企业。
赴外地招工
3月13日,为破解招工难的问题,温州首批赴青海招工的企业向青海进发。据“东西部互动破解招工难”活动的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反应强烈,仅3天报名企业逾百家,总招工岗位超过2万个。经过严格筛选,最后23家温州企业带着12337个岗位赶赴青海,其中以普工最为紧缺。
3月15日开始,在青海省职业介绍中心与温州市职介中心的积极组织下,温州赴青海招工团已成功举办三场招聘会,共有1107名求职者与温企达成意向。招聘会现场气氛依然热烈,不少大中院校学生赶来应聘。部分温企招聘代表表示,此次活动为温企在青海招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青海务工人员打开了温州这扇门。
部分企业表示:“我们除了招人外,更重要的是与青海劳动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我们已与青海省就业局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西宁招聘现场,青海昆仑纺织技工学校办公室主任关文慧找到温州纪梵喜服饰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周明森,希望校企合作,让该校的学生到温州纪梵喜服饰有限公司就业。
温州市服装商会副会长蔡欢天表示,这次招聘活动为温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青海不只是招聘员工,还想和这里的劳动就业部门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今后让越来越多的青海务工者来温州工作。
企业希望,这里是招工的新源头,只要把这次带回去的工人培养好,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后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带回新员工。
修炼内功
除到外地招工,自身转型外,温州也不乏招工非常理想的企业,这些企业应该成为其他企业的范本。
据了解,报喜鸟和乔顿服饰,今年的招工都不错,这两家企业招工之所以良好,其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不无关系。
而高氏杰今年在招工相较往年,情况更为顺利。在规定开工的那一天,公司的员工返厂率达到了96.5%,同时,很多老员工都自发地带了很多新人过来,为公司生产的稳定以及扩大规模,提供了更为充沛的人力资源。今年一线员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完全满足生产用工要求。
高氏杰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公司之所以招工方面比较顺利,与一直秉持的善待员工,以员工与企业共发展的用人理念是分不开的。去年通过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公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司为了感谢并回馈员工,在往年发放年终奖励、返乡车票补贴、春节假期带薪休假或休假补贴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三项福利政策:按员工工龄发放过年红包、新年开工红包,以及购物现金券,此举深受员工们好评。
据该负责人介绍,公司在提高员工薪资福利待遇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比较关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如:开放活动室、举办运动会、周末开放多媒体厅为员工放映大片或卡拉OK。另外,公司比较重视员工学习培训,去年公司累计投入数十万元,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两种培训方式,累计受训人数达数百人,为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在提升技能和提升执行力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招工情况不理想的企业,该负责人也给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要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一方面有赖于各级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招工平台和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就是企业自身要创造条件,比如:建立规范、人性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增加员工薪资福利待遇,关心员工生活,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提高,创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等。”
企业自身要创造条件,比如:建立规范、人性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增加员工薪资福利待遇,关心员工生活,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无可否认,温州服装企业在用工难问题上作出过努力。
温州市服装商会秘书长张琼瑶坦言,再怎么努力,用工紧缺还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鼓励企业精简生产线,缩小规模,从纯制造转向重设计开发,建商贸渠道,提升产品档次,向产品附加值要利润;引进科学管理,向效率要效益。
服装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但温州服装档次较高,不适宜大规模和远距离生产,并且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不够完善,市场不够成熟,只能承接简单加工。如果把生产与研发、营销分离两地,期间会有许多不便,也会增加经营成本。同时经营者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难以适应。
对此,张琼瑶表示,承接产业转移的当地要主动创造条件,建立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工业园,积极培育产业链和专业人才。产业转移不仅是生产线的转移,也要向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的转移延伸。重要的是南北资源的融合,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