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跑不过CPI 推涨“加息”呼声
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5%,创下22个月以来新高,而CPI环比上涨0.6%。(9月12日《成都晚报》)
CPI以3.5%的佳绩冲到22个月以来的高峰,无疑是今天最炙手可热的新闻,然而专家们对CPI解读
可谓是见仁见智,北大曹和平教授认为,受到房价等因素的影响,到10月底前物价仍有可能突破3.5%。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则表示,3.5%差不多已经是今年年内的最高点了。
我们看到尽管专家们对未来的CPI走向意见相左,但是对CPI增长原因的判定,无非都是农产品上涨过快惹的祸,因为8月份的食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7.5%,在八大类商品中上涨最为明显,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率高达70%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支撑CPI数据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在8月份呈现出“六涨二降”的格局,这也许才是民众对生活产生困顿感的源头,毕竟衣服可以不买,手机可以不换,汽车也可以不消费,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实在难以再突破吃饭和睡觉这根底线了,因为这就是所谓的刚性需求,所谓的民以食为天。
就拿衣着类消费价格出现下降来讲,确实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成语“节衣缩食”,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民众自然会把维持生活的重心放在食品的采购上,也正是如此,很多城市的噪音污染提高了很多分贝,因为有很多的服装店天天都在喊着“跳楼亏本吐血大甩买”,尽管如此广大的消费者依然无力与之产生互动。
再说汽车消费,前段时间汽车库存过大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国家推出了补贴促销政策过后,仅8月份132款节能汽车产品便创下了12.96万辆好成绩,切分了乘用车销量13.26%的蛋糕,以至于乐得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欣然宣布,国内汽车整体库存正常。可是这个库存正常离得开国家补贴政策的助推吗?同时国家掏出的补贴款又是否计算在汽车的销售价格之内呢?
看着3.5%的CPI数字,听着专家们温和的解读以及加息与否的论断,笔者唯一能够感受到的却是柴米油盐的节节攀升,如果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那么酒在涨价、肉在涨价、菜在涨价、粮食在涨价,就连国家一直调控的房价亦如再次脱缰的野马,对于这些又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加不加息确实已经无关紧要,毕竟加息调控的只能是那些有存款的人,而在尚且不敢定论CPI已经见顶的时候,腰包已经见底的民众,才应该是国家经济调控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毕竟培育民众健康合理的消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