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带来的是艺术与创意产业的升腾,于是华裔时装设计师们俨然已经在一时间成为世界设计舞台的主角之一,Jason Wo,Vera Wang,Phillip Llim,Alexander Wang, Derek Lam等名字在国人眼中已是脍炙人口,他们都是祖辈移民或者自小移居海外的华裔,而中国本土设计师能在国外叫好又叫座的至今尚无一人!这与日本的设计力量早在几十年前就扬名海外的待遇 ,大相径庭!
尽管有谢峰第一个在巴黎作秀,他的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至今不知;有马可带去巴黎的品牌“无用”,我们也不知在何处可以购买到“无用”这份“奢侈的清贫”;也有些独立设计师在海外打拼多年,可依然步履维艰前途渺茫;有些崭露头角,却也不知前路何出!为什么中国就是出不了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伊夫圣洛朗和西太后,这样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呢?
时至今日,在面临国人的媚外消费心态,只爱洋人的奢侈品;面对政府对原创设计的界定还不明晰,因而支持力度还不够;咱们经历了过十年的文化断层,色彩修养、艺术积淀等有待重新培育。在这样的夹缝中,中国的时装设计师们应该怎样夹缝之中求生存呢?我们又有哪些短板需要加强呢?
技艺往往4-5年就可以娴熟,而内在的境界与格局除了与生俱来的基础,更有后天的积累与感悟,而究竟能悟到何种境界,便要看各人的悟性与造化。要想向国外的设计大师们看齐甚至超越他们,中国的时装设计们缺的恐怕是思想的境界与格局!
继2010年春夏与艺术家周春芽合作的《花间记》在上海时装周上发布会,我又在筹备与建筑师周伟的另一种跨界的形式,将表现为一场名为《延伸》的Judy Hua 2011春夏时装发布会,是我作为一名中国本土时装设计师持续的对于时装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这将是一场时装与建筑的对话,意在探讨时装与人,建筑与人,以及时装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与材质,恒久与短暂,柔软与坚强,安全与暴露的关系。建筑自古以来就是力量、安全的象征。而时装则被视为流动的建筑,建筑与服装在某些本质意义上是一样的,它们都使人与动物有所分别,与自然有所区隔,带来保护与活动空间。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都是身份与记忆的表述,都是梦想的拓展,是人的延伸。
我会通过不同硬质材料的对比,不同色彩和明暗的组合,来展现我的设计语汇:建筑和时装并非人类文化与梦想的简单物质化延伸。建筑与时装事关心灵与信仰,事关人们生存哲学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