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去德国考察,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了世界最顶级的色彩研发机构,一家1892年创立的公司,能够100多年常盛不衰。员工不到700人,一年的销售额是一亿多欧元,所有汽车的色彩都是他们在研发和合作的。
我们在当地乘车,德国驾驶员在阴天下雨时居然开到220公里。我告诉驾驶员,这是我长这么大,最高的速度,希望你慢下来。他就慢下来了,但也有160-180公里。然后他告诉我:我常常开这条路,通常就是200左右。于是我想,中国的时尚车子能够开这么快吗?
我分析,我们和德国的差距有三个。第一是车况;第二是路况,德国的路况外观上不见得比中国好,中国高速公路总公里数全世界第二,但是有很多公路都是坑坑洼洼的。而且,我们习惯于没铺几年就大修;第三,德国人特别遵守交通的规则,很少有超车的,路上的行人也不会突然地出来。
下面我简单地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对时尚产业的思考和学习,如何来遵守这个时尚产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规则,来加速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速度,我想跟开车很多方面是一样的。
首先,现代时尚产业的特征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时尚产业,更要关注这个产业发展变化,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更要关注都市文化的变化。最近我看到了很多关于时尚和流行方面的书,我也常常跟欧洲的专家交流,他们告诉我,“你在中国研究流行色,你首先要成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
时尚已经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服装音乐到各种商品化流行产品,都是时尚文化。休闲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都是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组成内容丰富。时尚具有变动性、周期性、群众性、流动性,有许多非理性的成分。
第二,如何发挥时装产业要素集聚的作用,担当起时尚的社会责任?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化的问题,时尚的要素,分析来分析去就是两个: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现在,时尚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个生活方式,不仅仅是社会生活和交换中普通的消费,而是生活态度,表现着人们的生活需求。
第三,中国不缺人,全世界的国家,谁也没有我们的教育体系那么完善。看北京和上海,我们的城市环境和建设不比欧洲的城市差。我们也吸收了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成果,很多亚洲的,甚至非洲国家的成果。中国的多元化非常明显,中国不缺人才,设计师也是不缺创意的,但是中国缺少融资渠道,缺少风险投资,缺少做大做强的本钱,投融资的环境比较差。这些是我们要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