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每当漫步于威海街头,看到各色韩国商品店和餐饮店时,已年过花甲的刘逢泉总是感慨万端:从最初“单帮客”带来的韩国服装、领带,丽园大酒店造就的韩国服装城,到如今的韩货商品店立满街头、韩国商城名传四海……
一“衣”带水韩流涌。近20年来,国内的韩货市场已从当年威海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多个城市的“百花齐放”。威海的韩货市场,又面临着新的发展课题。
韩流元年 丽园书写财富传奇
刘逢泉是丽园大酒店第一任总经理。
1991年12月16日,是丽园大酒店开业的日子。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酒店迎来了三名特殊的客人。正是他们的到来,让丽园成为中国首个韩国集散地,并由此引来了影响至深的“韩流”。
这三人都是韩国华侨,其中有一人叫王贵林。他此次归国,是为了探望40多年未见面的87岁老母亲,并为其过生日。刘逢泉被王贵林的赤子之心打动,马上安排车辆,将王贵林送到蓬莱,并将其老母亲和舅舅接到丽园大酒店,为其安排生日晚会。
威海人的热情让王贵林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回到韩国后,王贵林自费在韩国三家媒体打出“去中国,到威海,住丽园”的广告。一时间,众多韩国华侨和韩国友人知道了丽园,纷纷前来入住。
其时,随着威海至仁川航线的开通,越来越多搭乘金桥轮回国探亲的韩国华侨发现了商机———来时带韩国服装在威海销售,回去时捎些威海土特产在韩国出售。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赚回船票钱,还有不少结余。于是,专门做这种生意的“单帮客”越来越多。
韩货多起来,做韩货生意的人也多起来。然而,在哪儿做生意却成了难题。“能不能将丽园大酒店改为专门做韩国服装等生意的地方呢?”很多韩国华侨和客商提出了这一建议。恰在此时,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借韩兴威”战略,大力营造中韩贸易交流的良好环境。从那以后,韩国华侨和客商在威海工商部门开始办理营业执照,海关、税收、公安等部门都开了“绿灯”。刘逢泉则将丽园大酒店三楼客房全部被改成店铺向外出租,一时间韩国华侨和客商蜂拥而至,丽园大酒店的摊位日渐不足。最后,刘逢泉干脆将酒店的所有行政办公场所搬至另租的一处地点,而将丽园大酒店的一至七楼全部改成了店铺。最鼎盛时,酒店内的摊位将近200个。
生意的火爆,让不少商户的经营额一度很惊人。刘逢泉回忆说,有一天下班后,一位韩国华侨非常高兴地邀请他吃饭。刘逢泉随口问他当天的营业额,对方顿时充满豪气地回答:“30万!”而这人当时经营的只是一个15平方米的摊位。刘逢泉说,几乎每天下来,韩国华侨和客商的床底下都堆满了钱。
丽园的名声迅速传开。来自大连、青岛、烟台、北京、哈尔滨等地的人纷纷涌至威海、涌进丽园,有人“淘宝”,有人“掘金”。后来,酒店甚至不得不采取限制客流量的措施,因为“担心楼被踩塌了”。
从1992年起,丽园大酒店成为威海甚至中国首个韩国集散地。这一年,也被称之为威海的“韩流”元年。
韩国服装 威海旅游新名片
2000年9月,山东济宁的小张刚刚来到威海读书,分散到全国各地的老同学的电话便追了过来:“听说威海有很多韩国商品城”“以后你一定要带我去买几件韩国衣服”……彼时,威海的韩国商品城已经名声在外。
几年后,当她无锡的一位朋友终于来到威海的时候,小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这位朋友去逛韩国城。看到商场内、大街上众多的韩国商品店和眼前的各种款式新颖的韩国服装和韩国饰品,这位朋友心花怒放,不但为自己买了很多衣服和饰品,还为家中的亲戚朋友采购了很多韩国商品做礼物。“以后,我还要带着亲戚朋友来威海买韩货。”这位朋友说。
看到如今韩国商品店在威海的繁荣景象,曾一手促成这种局面的刘逢泉心里不无自豪。不过,在他看来,韩国服装等商品流进威海的更大意义在于,它既刺激了餐饮旅游、文化娱乐、运输物流、信息交流以及早期的招商引资,又扩大了威海的知名度。
刘逢泉回忆说,在韩国服装刚刚进入威海市场时,威海一些服装厂和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普遍抱怨市场被抢占。但韩国服装的进入带来了新的元素,其领先潮流的款式、面料和工艺,为很多威海服装企业带来了启发。威海服装业开始走出本土,放眼更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一些精明的韩国华侨和客商发现了威海在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土地、厂房等各方面的优势,开始陆续将工厂搬到威海。大批韩国服装企业的涌入,为威海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威海韩国服装的闻名遐迩,“游威海,买韩国服装”也成为威海旅游的又一品牌,韩国服装成为威海的一张“城市名片”。伴随着更多韩国客商的到来,韩式餐饮及休闲娱乐场所也逐渐繁荣起来。
面临挑战 韩货品牌待擦亮
1998年之后,威胜大厦、海港大厦等主营韩货的商场相继营业,大大小小的韩国服装专卖店遍布威海市区。行走在威海的商业主干道或者街头巷尾,写有中韩两国字体的招牌随处可见,出售韩国商品的商店俯拾即是。正因如此,很多韩国人来到威海后,能有一种家的感觉。
今年8月25日上午,连日的降雨并未挡住各地游客的游兴。在海港大厦的韩国商品城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穿梭于各个韩国商品店之间,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商品。当天上午10时许,刚刚踏进海港大厦一楼的大门,上海游客张英富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韩国风格商品吸引住了。和妻子、孩子一起,张英富从一楼逛到五楼,又从五楼逛到一楼,买衣服、买玩具、买饰品,一个多小时过后,一家三口还意犹未尽。“在来之前,很多朋友就告诉我,威海的韩国商品城一定要逛一逛。”他告诉记者,“现在我发现,这里不但商品品种多,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为此,张英富特意选购了很多商品,打算带回去送给亲戚朋友。
然而,并非所有游客都像张英富一样兴致勃勃。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在海港大厦三楼的电梯口碰到西安游客洪先生时,他正与几位同伴百无聊赖地在这里的排椅上坐着。“这里的商品档次不是很高,如果能经营一些中高档商品就好了。”他说。
刘逢泉说,现在也有一些商户打着韩国商品的牌子,卖一些质量并不高的仿制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威海的韩货市场声誉。
据了解,目前,威海的韩货市场已不再是“独家买卖”,国内不少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也都建有韩货商品集散地。在这种情况下,威海的“韩货”品牌需要重新定位,只有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不断提升商品品质,丰富和完善商品结构,威海这个“韩流”发源地才能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