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秋意渐浓,陈女士一直盘算着要给家里换条过冬的厚棉被。趁着午饭的空档,她又去了位于南大街上的老字号青果巷棉花店看看行情。
“呀,怎么又涨价了,9月底我来看时特级棉絮才26元/斤,现在居然要30元。”
陈女士想买条8斤的被子,按现在的价格算就得240元,不到一个月时间贵了32元,虽不是笔大数目,但对于她这样十几年的老顾客来说心里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能不能还按9月份的价卖给我,当时跟你说好的。”“不行了,现在棉花几乎一天一个价,我生意也难做的。”
棉被涨价只是这波汹涌的棉花涨价潮中一个小小的连锁反应。短短一年多时间,棉花从当初的1.8万元/吨一直飙升到2.6万元/吨,而从今年9月到10月更是一天一个价,疯涨40%。
记者从市农林部门了解到,我市现在已不产棉花,多数从新疆、河南等地引进。而棉花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首端,涨价背后更是引发了一场“多米诺”效应。
棉被、内衣、家纺用品等纷纷涨价10%-20%
作为常州老字号,陈金方的棉花店经营了近40年,今年是颇让他头疼的一年。“我们使用的棉花都是从新疆建设兵团进来的,棉质很好,前几年价格一直都很稳定,这边最好的特级棉絮也只卖24元/斤。今年不行了,价格噌噌涨,还只能慢慢调价,怕老顾客一下子接受不了。”
虽说市面上蚕丝被、羽绒被等五花八门的新式被子越来越多,但陈金方说,很多常州市民还是最喜欢棉被,因为盖着舒适、贴身、暖和。这倒也是事实,记者中午12点多采访的半个小时内,他十几平米的店堂里就来了五六位顾客。对于涨价,不少人心里总有些疙瘩,但也表示即使涨价,只要幅度在接受范围内,仍会选择购买。
记者通过采访与调查发现,我市大部分以棉为主要成分的服装、内衣、家纺用品均出现了10%-20%的涨幅,一些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印染、服装企业压力陡增,以出口服装、布料为主的进出口公司也面临巨大经营压力,而市场上更有一些人伺机炒起了棉花,让其价格在近期仍居高不下。
商店里新上市的棉毛衫棉毛裤也纷纷调价。记者在新世纪商场二楼的猫人内衣专柜看到,一件去年售价199元的纯棉内衣,今年要卖到239元。营业员告诉记者,今年含棉量较高的内衣裤基本上都涨了价。
家纺用品也是如此,圣布凡品牌的销售员说,100%棉的被单、被套等基本上都涨了20%,“不过仅限于秋冬新款,以前的老款还是维持原价。”
纺织、服装、外贸等行业压力重重
最近,做服装、布料等出口生意的大华进出口集团也感觉有点烦。棉价的逐日上涨,让他们的利润空间一再地缩小再缩小。
集团副总经理谈立敏告诉记者,他们的服装、布料等主要出口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大多为纯棉产品。之前5、6年生意比较稳定,也和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今年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
“原料成本的增加,不少企业都要加我们的价,订了合同也没用,除非一次性先付清70%以上的款项,且交货期也一直推迟。不过企业压力比我们还大,所以大家只能接受现实。国外这边我们又不能一个劲涨价,之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行业已有很大影响,这次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价格加太猛,他们也许会撤单,寻求越南、印度等劳动力、原料成本等更低的出口国。”
在谈立敏看来,这次棉价上涨对常州纺织业造成的影响很具杀伤力,“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大的纺织企业因为资金雄厚,早前囤了不少棉花原料所以还能“硬挺”一段时间,而一些小企业就只能暂时停产等待转机了。”
对于棉价疯涨的原因,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主要因为今年天气异常导致新疆、长江流域等棉花基地减产,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减少对我国的棉花出口量,国内棉花需求量明显供小于求;另一方面,大蒜和绿豆的爆炒让不少商家在棉花中也嗅到了诱人利润,进而引发新一轮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