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棉价疯涨,受影响的主要是外贸出口型面料企业和上游的棉纱生产企业。而主要为国内品牌服装企业供应面料的内销型面料企业所受影响并不太大。
绍兴是中国最为著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之一,企业主要向欧美、中东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各类面料。绍兴面料企业的境遇,可谓是全行业的一个缩影。
坯布等材料普涨 挤占企业利润
棉纱涨价对面料企业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所需的坯布大幅涨价。
7月上旬之前,坯布的价格相对正常。以24×24×7260规格的纯棉坯布为例,当时的价格约为5元/米,8月份时价格涨到5.8元左右/米,8月下旬小幅回落到5.5元左右/米,自9月中旬开始则一路飙升,10月底价格已经涨到6.5~6.8元/米,相对7月之前其涨幅达到30%~36%。目前还在继续上涨中。
绍兴县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森标感慨道:“我们是最大的受害者。”深圳大洋行纺织采购人员张国平同样感慨道:“如果棉花再涨价,企业真的无法承受,我们也没有办法。”
当棉价疯狂,不少此前以生产全棉面料为主的企业开始部分采用化纤原料替代棉布。由此,也带动了化纤原料价格的上涨,涤纶、粘胶等其他原料今年以来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只是其涨幅相对棉价而言,尚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
以粘胶短纤为例,据“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监测,3月8日粘胶短纤1.5D市场主流报价为19900元左右/吨,3月12日主流报价为20100~20200元左右/吨,到了10月18日市场主流报价已经涨到了22500~22600元左右/吨,10月20日粘胶短纤市场报价普涨500元/吨,1.5D市场主流报价为23000~23200元左右/吨,11月底预期涨至25000元/吨。过去的8个月里,价格涨了16.6%。
对此张国平深有感触,让他感觉最为明显的是,当他给化纤面料工厂下订单的时候,普遍的提价都达到了2元/米。他5月份在某家面料厂看上的一款面料当时的价格为17元/米,到了真正订货时价格涨到19元/米。“这使我们不好操作。”他说。
一天一个样的棉价非常不稳定,引发了相关原材料价格的普涨,而这让坯布、面料等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企业产品的价格也都没有办法稳定下来。这种市场行情的动荡、不稳定性,挤压了面料企业原本就不多的利润空间。
如果企业10月20日给客户的某款面料报价是5元/米,等到1个月后客户提货时,很可能按照棉花上涨的幅度实际的价格应该是5.5元/米才能赢利,但客户依然按照合同价格约定的5元/米付款。
这样一来,面料企业的利润就损失了。而这样的损失,多数时候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至于提价,那是下一单生意才可能实现的。
企业不敢轻易报价、接单
见天疯涨的棉价、动荡的行情,使得不少企业当前出现了当客户询问时不敢轻易报价,甚至不敢轻易接单的状况。企业普遍反映,当客户看上某款面料询问价格时,根本不敢轻易报价,因为无法判断过几天客户真下订单时价格会涨到什么程度。即使接单,也常以短单为主,长单不敢接。
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80%以上出口欧美和中东,虽然当前生产的数码印花面料用纯棉布的并是主流,但产品中仍有部分是纯棉系列。“虽然总的来讲影响不大,但还是有一定影响。”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分析道。
红绿蓝需要向上游厂家购买坯布,坯布的价格不稳定,几乎每天一价,波动非常大,所以有时即使手中有钱,货源也拿不到。
这样一来,新客户的纯棉订单红绿蓝并不敢接,而是持一种观望态度。敢接的,只是一些老客户的订单。黄新明表示,接下来纯棉的订单红绿蓝基本就不接了。面对疯狂的棉价,红绿蓝宁愿放弃这一块。
同样,在10月25日~28日举办的柯桥秋季博览会的现场,一名中东客户想采购约600米的面料,为50个人做衣服。考虑到行情不稳定,且订单太小,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只好放弃了该订单。
部分生产服装使用平绒面料的绍兴县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森标也表示,棉花如果还这样一直疯狂下去,很可能企业就要放弃平绒服装面料这一块业务。
纯棉面料及棉纱企业减产、停产
棉价“疯狂”,受创伤最大的,还要数那些以纯棉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小型企业,包括面料企业以及棉纱生产企业。
绍兴当地的某一家小型面料企业,定位是“专业棉布供应商”,它生产的各类纯棉面料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度、伊朗以及其他中东地区。
去年10月份时,它的生意还非常火爆,订单相当充足,产品都是整柜整柜地运走;但今年10月,客户没有减少,这些国外客户的需求量也并没有减少,只是,这家企业的货却已经没有了,无法供货,生意基本没法做。
去年生意火爆的时候,其跟单员的业务量非常大,一个月到头基本在公司里见不到人,都出去跟单;但今年,这些跟单员明显闲了下来,基本整天都待在公司。生意好的时候,这家企业约有23名员工,但随着棉价的一步步疯涨,业务部、印染部、生产部等部门相继有人离职,目前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去年生意火爆的时候,这家企业里所有的机器都隆隆地开动着,加班加点地干活,恨不得还再添置些新机器;但今年10月,工厂依然是这家工厂,机器依然还是那些机器,只是整个工厂一片冷清,那些机器冰冷地停在那里,再也没了往日的轰鸣。
去年生意火爆的时候,这家企业每月的走单量约有20多单;但今年,前10月中每个月能走七八单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这家企业的遭遇并非个案。据了解,不少小型主打棉布的面料企业都有类似遭遇。而且,在江浙一带,不少小棉纱厂目前都不做生意了,已经停工。因为如此疯狂的涨价它们无力承受,而且即使把坯布做出来,依据他们的预期判断也是销售不了。
“停止做生意,这个现象现在简直太正常了。”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据多家企业介绍,由于“十一”假期过后棉价一路飙升,江浙一带的不少小棉纱生产企业或者小面料企业都延长了假期,纷纷减产甚至停产,即使大的面料企业或棉纱企业,也都有减产的情况。
适度适时调高面料价格
成本涨价,给客户的面料成品也适度调价,这是不少企业针对棉价疯涨采取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措施。
今年1月份,棉纱的价格约为24000元左右/吨时,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调高了一次价格,它生产的平绒面料的价格约调至22元/米;5月份,它进行第二次调价,平绒面料的价格调高到23.5元左右/米;9月15号,面对棉价一路上扬,它进行第三次调价,至25.5元左右/米。
绍兴县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森标透露,11月份,兆丰生产的平绒面料的价格将再次上调,约调整到27.5元/米。
从约22元/米涨到27.5元左右/米,平绒面料的价格每米上调了5.5元,涨价幅度为25%;虽然这种涨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利润的损失,但很明显,这与棉纱价格9个月时间里上涨约70%的幅度相比,肯定是偏低了。
据卢森标测算,如果按照棉价70%的涨幅计算,平绒面料的价格每米至少应该涨价8块钱左右,但目前,只上涨了3.5元-5.5元/米,其余的部分都让利给客户了。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给下游客户的涨价需要一个让客户适应的时期,不能一下子把价格提得很高,那样客户无法接受。而且,对于那些之前已经签订了合同、价格确定好的订单,是无法提价的,这部分损失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至于接下来的提价,只能在下一单生意到来时再说。“市场都这样,企业只能跟着市场走。”一家面料企业的采购员感慨道。
产品部分转换成化纤原料
为了抵消棉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不少面料企业还采取了另一重要对策———进行原料转换,把原本的纯棉面料,部分甚至全部改为用化纤面料,例如粘胶、涤纶等。
绍兴县兆丰溶织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装饰品用的绒面料,如酒店用面料、沙发用面料等,也生产部分服装平绒面料,产品90%出口到欧美国家,有少量的中东客户,它要向上游采购棉纱。
据绍兴县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森标介绍,依据市场实际情况,正在考虑把棉布面料换成化纤布。当前,企业刚刚开发出了一种TC(成分为65%的涤,35%的棉)平绒面料。同时,还考虑研发全涤的绒织品。
这样一来,就可适当减少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利润。因为相比棉,其他化纤绒织布的附加值更高,例如TC绒织面料的价格约为30元-35元/米;全涤绒织面料的价格约为19元-20元/米。
而在大众装饰品面料市场这一块,企业有可能要被迫放弃,即使不放弃,也要转换成全涤的面料。只是,全涤平绒面料目前还只是处于推广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尝试。当然,原料转换对企业来说也有一定挑战,相比棉,全涤的绒布面料对于染色工艺有更高的要求,棉布常温常压染色就可以,而涤纶布则需要高温染色。
尽管如此,卢森标还是预测,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全涤绒织布面料的需求量和订单量将会很大,主要是针对美国客户。
另一家纺织企业也采取了同样的对策。这家企业的采购人员回忆道,棉价疯涨让他回想起之前真丝价格的上涨。从前年开始,真丝面料的价格就一路上扬。此前19㎜的真丝面料的价格约为40元/米,现在,已经上涨到50多元/米。每米十几块钱的涨价幅度,使这家企业目前已经不再采购真丝面料,而是用仿真丝、丝棉等面料来替代。而此次面对棉价疯涨,它之前采用的纯棉原料逐渐向混纺等原料转变。
“10×1”的换算 减产却能保证利润
部分小型面料企业或棉纱企业在这种不乐观的宏观大势下,大的生意做不了,但是为了维持工厂运转,必须维持机器的正常运转,这时候,就采取了减产的措施。
而在减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技巧,一些企业采取了减产却依然能够维持利润的做法。
棉纱或坯布价格一天天上涨,订单上的价格是按照合同约定早就确定好了无法提价的,采购新的原材料完成订单很可能意味着利润大幅减少,这时,不少企业不再购买新原料,而是用仓库中的库存原料完成既定的订单。
据了解,在江浙一带,不少企业的仓库里存着至少够企业用5个月的原材料。所以如果库存足够,可以尝试用以下做法。
举个例子,涨价之前,某家企业生产30支的棉纱,每天的生产量为10吨,每吨能赚1000元,10吨产量能赚1万元;涨价后,当需要减产却又要能维持机器正常运转时,这家企业可以生产80支的棉纱,每天的产量降到原来的1/10,为1吨,但此时,每吨棉纱的利润却能提高到1万元。
这样算下来,虽然产量减少,但是利润却并没有减少,还维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
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月临近春节,产量减少利润却不下降,使得工人在春节到来时也不用再加班加点,能正常回家过年,工资也不少拿,工人会很高兴。照着这样的状态,企业就着仓库里的棉纱或者坯布,再运转好几个月也依然没有问题。
加速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原材料成本上涨越来越挑战出口面料企业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有一些企业选择了最为根本的解决之道,那就是跳出成本竞争的“红海”,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加速研发推出自主创新的、附加值更高的创新型产品,提升企业利润。
宝纺印染就选择了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以一款烫金的面料产品为例:宝纺印染生产的一款普通的印染面料的销售价格约为1.16美元/米,而烫金的产品的价格却为1.44美元-1.6美元/米,这样下来,每米面料的利润可以增加0.4美元-0.5美元。
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当前也开始相应地调整产品结构。其实自金融危机以来,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的产品结构就进行了调整。此前大众货品的比例为70%,精品只占30%左右,但目前,这一比例颠倒了过来,精品能占到70%的比例。一般来说,精品装饰品面料的利润空间要比众装饰品面料高出很大一部分。绍兴县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森标介绍,如果原材料继续涨价不止,兆丰今后很可能只生产精品装饰品面料。
企业通过这种自主研发的花样的变化、设计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增大利润空间,从而可以部分消化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此外,为了提高附加值,兆丰绒织品有限公司目前还在尝试从面料生产进军成品生产,涉足成品床上用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聘请国内知名的、常年住在杭州的设计师为其进行床品的研发设计,设计出来的成品先进行试销,暂时放在江浙一带销售窗帘布艺的连锁店中代销,看看效果如何,一段时间实践下来觉得效果还不错。今后,如果时机成熟,它有可能会向欧美客户直接出口成品的床品,这样利润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