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来,各国经济复苏进程有快有慢,复苏动力有强有弱,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综观我国棉纺织行业自复苏以来虽总体表现尚可,2010年三季度基本延续了上半年的向好形势,部分指标也创造出历史最好水平,但制约发展的因素仍将长期存在。棉花价格飙升且居高不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日创新高,全球市场三大战役——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一触即发,纺织行业正在承受多方压力和风险,第四季度尤其是新棉上市前后棉纺行业形势备受关注。
纱、布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1749.9万吨,同比增长16.23%,较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速放缓约1.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纱产量246.83万吨,环比增长7.08%,创2010年以来单月纱产量新高。
2010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布产量为411.4亿米,同比增长17.43%,较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速略高出0.05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布产量56.31亿米,环比下降1.31%,继6月以来单月布产量持续小幅下滑,但仍高于1~8月月平均产量。
从分省情况看,2010年1~8月累计纱产量较高的是山东省、江苏省和河南省,三省合计约占全国纱产量的58.5%,其中河南省同比增速高达23.89%;2010年1~8月累计布产量较高的是浙江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三省合计约占全国布产量的59.8%,紧随其后的河北省同比增速高达41.22%。
实际完成投资增速提高
2010年1~8月我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以下称棉纺织行业)累计实际完成投资573.3亿元,占纺织行业实际完成投资的43.6%,同比增长15.08%,与今年1~5月份累计投资情况相比,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提高了将近4个百分点。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行业累计新开工项目数130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1.7%。
从分地区情况看,2010年1~8月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较前两年相比明显增长,尤其是中部地区增长幅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占比下降幅度也逐年加大。从今年前三季度占比看,中部占比增长速度逐季减缓,西部占比上半年呈增长趋势而本季度出现负增长,东部占比则在本季度出现小幅反弹。
从分省份看,2010年1~8月实际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的省份有9个,河南以实际投资100.7亿元高居榜首。与上半年相比,山东替代江苏位居第二,福建超出四川和陕西排第九名。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湖北、江西和福建。
利润率再创新高
企业亏损面持续减小,从业人员平均数首现正增长
2010年8月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以下称棉纺织企业)数量11934户,较今年5月企业户数增加161户,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4%,增速较今年5月份同比略有提高;其中亏损企业数1215户,同比下降了31.24%;亏损面占到10.18%,较5月份再下降2.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亏损面下降了6.04个百分点,整个棉纺织行业呈现出空前的向好形势。
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数252.5万人,较今年1~5月相比增加了约3.8万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5%,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实现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数同比正增长。今年以来产销两旺的好形势使得企业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而行业劳动人员待遇的逐步提高也吸引了从业人员的加入。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同比提高25.95%,虽然今年以来同比增速逐步放缓,但较去年1~8月同比增速相比已经提高了约15.5个百分点。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招工难问题的出现,我国棉纺织企业选择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来弥补用工方面的问题,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平均雇佣人员数量已降低至每户212人。
各基本面指标全面持续增长
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7918.11亿元,同比增长27.39%;出口交货值630.16亿元,同比增长29.11%;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7772.00亿元,同比增长27.95%;主营业务收入7768.93亿元,同比增长29.06%;上述四个指标基本上保持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
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主营业务利润806.68亿元,同比增长35.98%;利润总额370.15亿元,同比增长66.45%;此两个指标延续今年上半年以来同比增长的趋势,但同比增速明显放缓,较1~5月同比增速均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利润率再创新高,人均贡献逐步提升
自2008年底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利润率在2009年初探底后一路复苏有力,继今年5月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之后,棉纺织企业再接再厉于8月又将利润率提高0.14个百分点至4.76%。
2008年以来历年1~8月历史同期人均工业产值和人均主营业务利润逐步提高。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速快于人均主营业务利润,可见生产经营的成本增长也是较快的。面对成本费用的压力,企业更应在当前利润率较高的好形势下加快提升产品档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未来新一轮国内外竞争打下基础。
产销平衡,周转速度快,运转顺畅
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5.16次,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2次,较今年1~5月提高2.05次,刷新了近五年的历史记录,其周转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产销率为98.15%,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较今年1~5月下降了0.4个百分点,产销仍处于两旺的状态。
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初显成果
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三费(营业费用、成本费用和财务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例(简称三费比例)逐渐降低,由2008年三季度的6.88%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4.15%;与此同时成本费用利润率也逐步提升,由2008年三季度的3.86%上升到今年三季度的5.09%。这不仅归功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更得益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体现了企业加强修炼“内功”的成效。
资产负债率下降
2010年1~8月我国棉纺织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46%,较去年同期下降1.57个百分点,延续近年以来下降的趋势,注重保持企业经营过程中合理的资产结构也是企业经营平稳和抗风险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体现。
国际需求仍较大
据海关统计,2010年1~8月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金额494.1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7.1%;1~8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48%,略低于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增速。2010年1~8月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口40.8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31.7%,同比增长16%,低于纺织品服装进口额同比增速约3个百分点。由此可计算出,1~8月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5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2%,达到2002年以来历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棉制纺织品累计出口金额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7.79%;棉制服装累计出口金额3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1.77%。
棉制纺织品出口同比高增长,国际市场需求仍较大
棉制纺织品出口中,1~8月棉纱线累计出口38.6万吨,同比增长9.38%;出口金额累计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8.83%;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7.68%,棉花原料价格上升成为支撑棉纱线出口价格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品种大类上看,出口数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混纺纱线,出口金额同比增速最快的是精梳棉纱,由此可见国际消费需求较之前有所变化。
1~8月棉织物累计出口50.4亿米,同比增长27.61%;出口金额累计65.2亿美元,同比增长40.71%;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0.26%。从品种大类上看,纯棉布出口量占比86.7%,出口金额占比85.6%;与棉混纺布相比,纯棉布的出口虽然数量和金额占绝对优势,但平均单价上却处于相对劣势。坯布在我国棉织物出口中占绝对优势,色织布(不含牛仔布)呈现波浪式上升,牛仔布自3月份以来较为稳定。
纯棉与棉混纺织物进口同比增长一负一正
棉制纺织品进口中,2010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原棉195.2万吨,同比增长接近100%,其中8月份单月进口24万吨,较5月、6月、7月单月进口量相比分别增加4.2、6.3、7.1万吨,9月单月进口20万吨。1~8月累计进口棉纱线合计73.3万吨,同比增长12.49%,其中普梳棉纱的进口量、进口额以及进口均价同比增速均为最快。与棉花价格的上涨相呼应,1~8月累计进口棉织物5.5亿米,同比减少6.14%,其中纯棉布进口量同比减少8.8%,纯棉类产品中同比降幅最大的为纯棉坯布;棉混纺布进口量同比增长11.34%,棉混纺产品中同比增幅较大的是棉混纺牛仔布和棉混纺坯布。由此可以看出,下半年以来国内市场对于棉花的需求仍然保持高位,由于国内生产原料价格和劳动力的因素,部分棉纺企业对于普梳棉纱的需求通过进口来解决,同时国内市场由于棉花价格不断上涨,采购原料资金压力增大,使用非纯棉产品的需求增长。
进出口市场新格局已形成
我国棉纺织品主要五大出口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占到57.4%,其中中国香港和东盟以绝对的优势占据前两位,且东盟市场以41.88%的同比增长速度位居榜首。相比之下,美欧市场仍处于复苏期,而我国在日本市场的份额略有萎缩。
进口方面,此五大市场合计仅占进口总额的27.9%,可见我国棉纺织品进口市场较出口市场相比更具多元化,其中东盟、日本、中国香港的市场份额更为突出,且东盟正以强劲的势头加快抢占我国的进口市场份额,而日本和中国香港双双出现同比负增长;欧盟和美国则有不同程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