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锦纶市场行情涨势凶猛,整个锦纶链无论是上游原料,还是下游面料,行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上涨风,可称之为颠疯之势。直至刷出了历史新高,这不得不让大家对这样的涨势叹为观止。
从己内酰胺市场行情来看,前期人民币现货报盘价一度低位19500-19600元/吨徘徊,随后行情一路上涨,拉涨至21800-23000元/吨展开,涨幅高达3500元/吨;美金盘市场低位2300美元/吨,大幅上涨500美元/吨,飚至2800美元/吨向上,双市都达到历史最高点。进入11月正当大家都以为行情将有所回稳之时,内盘现货行情继续坚挺向上,再度上涨500元/吨以上,突破了历史最高点23000元的价格水平,再创历史新高,直达颠峰23500元/吨;外盘同样前所未有的报盘至2900美元/吨的历史高位。内外盘市场同时出现了历来难见的封盘之举,多数持货商封盘惜售,上下游观望气氛浓重。
从锦纶切片华东市场来看,前期常规纺和高速纺市场成交价一度低位分别在22500元/吨和22700元/吨,经过稳步上扬调整后,一度平稳在24000元/吨和24200元/吨附近展开,上涨幅度高达1500元/吨。国庆长假过后,市场价格继续稳步飚涨,再度上涨1400元/吨,分别至25400元/吨和25600元/吨,创造了又一个最高点。
锦纶丝行情出现了罕见的日涨之势。至目前,盛泽地区供应商封盘不报,这是历来都未曾有过的。一方面,现货紧缺市场供应不急,工厂库存有限促使价格一路疯涨。另一方面,产品一天一个价的叫涨,让买卖双方陷入了僵局,有货不敢报卖,生怕下一秒变动而亏损,买家不敢随意接盘采购,生怕拿高价又遇跌。少量现货采购都以结现付款方式,每日上涨幅度低则500元,高则达到1000-2000元以上。锦纶空变丝爆涨最为明显,各规格都涨至40000元/吨以上,工厂无现货,只接受订货,提货期已排至明年二月份。40D和70D日涨幅度高达1500元/吨向上,40/34已至45000元/吨,70/24消光主流至32000元/吨,且不议价结现。浙江市场涨幅达1000元/吨向上,高端POY85D/24提至29000元/吨承兑,85D/48涨至29500元/吨,40/12半光提至32300元/吨,50/24半光提至32000元/吨,70/24上提至30200-30700元/吨。相比福建市场做为锦纶基地,涨势相对理智。
下游锦纶交织面料行情受上游原料压力,同样出现日涨之势。截止目前,228T塔斯隆每米涨至6.3元,消光228T塔斯隆涨至6.8元/米,涨幅每日在0.2元或向上。尼丝纺、锦棉系列的面料在原有基础上均上调20%以上。
是什么因素使得锦纶市场行情出现了如此疯狂的涨势?
一.进口货价格上涨推动行情
在国内市场上,进口锦纶一直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商务部实施反倾销措施无疑使锦纶的供应变得紧张,从而促动了锦纶价格的上涨。无论是己内酰胺还是锦纶切片,进口货的价格不断提涨,这不无疑加大了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进口己内酰胺报至23500元/吨,锦纶切片听闻有高位报至27000元/吨的天价,成本压力加大,无疑给国内锦纶行情推涨之力。
二.其它原料行情疯涨影响
下游涤纶价格的上涨主要受棉花影响较大,棉花持续上涨,使得下游纺织企业对化纤原料采购增加,加上下游织造机产能大幅增加,涤纶供应紧张,很多短纤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库存,至目前涤纶短纤库存已为负16天。需求强劲、负库存为涤纶短纤的大幅上涨创造了强有利的条件。涤短价格也是涨势频繁,市场主流报价突破两万大关,封盘惜售普遍。
三.工厂库存有限货源紧张
工厂企业反应,作为化纤行业本身是一个低利润率的产业,原料对锦纶生产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涨价过程中,使得成本压力迅速增加,成本追加导致盈利能力下降,通过提高出厂价格来消化上涨带来的压力成了必然;另外,国内部分锦纶企业都有以减产缓解压力,一减产库存大幅缩水,市场需求大,供不应求价格必然拉高不下。另外,由于价格上涨预期的增强,卖方出现存货不卖的现象,导致了市场的供应不足,造成了下游采购困难,供应紧张价格又被哄抬上涨。
四.宏观政策面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很多商品的价格都表现出持续上涨的强势,一方面,国家继续执行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管理好通胀的预期。市场不具备下跌的动力。2010年初我国的己内酰胺进口关税从5%重新上调至7%;至四月下旬商务部再次传出要对进口己内酰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消息,至十月份国内对己内酰胺反倾销初裁,这务必给己内酰胺市场的行情起到推动作用,保持坚挺向上之势,走强的空间更大。
市场又会如何应对,缓和这样的疯涨提价的势头?
至目前,锦纶如此疯狂的涨势,让锦纶上下游恐慌万分,市场又有何利好方法来缓解严峻的状况。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政策不会无限制让市场行情如此颠涨下去,将会出台一些政策干预;另外,商务部曾对国内三家企业生产的己内酰胺产品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国产品质与进口货无差异,这说明国产质量完全能够满足下游的需求,目前面临进口货的高价,企业减少进口货的数量,成本压力得到缓解,有利于行情的涨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