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讲,这不算个问题。翻开一部世界经济史,答案不言自明――就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
经验归经验,现实归现实。如果不顾世情、国情,不管阶段、约束,就很容易在处理内外需关系时顾此失彼。
一方面,从根本上讲,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内需始终居于主导。正如主流分析界所言,“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是促进我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需求,对接国际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继续合理借力外需谋发展,也是科学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国际金融危机最为炽烈时,我国外需急剧萎缩,一位长期关注国民经济运行的学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把厂房建好了,工人招来了,你(国际市场)突然说不要了,那我们怎么办?”
扩大内需和利用外需,实则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点和长期战略,并不意味着外需可有可无。相反,现实地看,当前阶段外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之所以这么说,主要理由有四:
其一,利用国际市场,利用国际需求,是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在以垂直分布为主的国际产业分工链上,我国相对处于中低端环节,要想不断攀升,对接国际需求、参与全球化,是一条正途。
其二,既有发展路径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外需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扩大内需是一个渐进过程,就消费需求看,扩大消费须建立在居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社保体系完善等基础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投资需求看,我国投资增速已经不算低,若是一味加快投资增长,既不可持续,也蕴藏风险。从这个角度看,稳外需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三,稳外需有助于扩内需。稳定外需,对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对扩大内需产生促进作用。
其四,如前所述,稳外需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满足外需的生产能力,由于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加上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综合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强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
外需重要,外贸须稳,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沿既有路径一走到底。恰恰相反,真要那样,空间会越来越小,道路会越走越窄。一句话,外贸发展方式非转不可,而且迫在眉睫。
从理论上讲,如果再不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逐渐走弱,边际效应递减,会加速而至。“出口是经济增长发动机”这个命题,成立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出现“出口增长、福利不增”。如何规避由此而来的“出口贫困化增长”,的确是一道长远命题。
虽然“出口贫困化增长”不是普遍现实,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但若是对相关条件略加梳理,大家不难发现,我国出口实际上潜藏着这方面的风险。君不见,这些条件中,“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该国属于国际市场中的大国”、“该国生产和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该国经济较为倚重出口,具有较强的出口导向性”,都在我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说到底,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它能否科学拉动经济增长,关键要看外贸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过程。”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教材中,通常都会提到这句话。
从现实上看,我国货物贸易已居世界第二,其中出口居世界第一,进口排世界第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不过,我国外贸结构不尽合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因此,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调整进出口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已经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经济研究重“均衡”,经济运行讲“平衡”。今后一个时期,在促进出口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应注重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适当增加进口,撬动国内需求,不仅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有利于增进国民福利,更有利于推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实际上,“平衡”的发展任务,何止是仅提给外需,内需结构中的平衡,又何尝不是一道大课题?在发挥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过程中,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着力点放在消费上。消费一头连着生产经营,一头连着社会建设,扩大消费才是提高经济内循环能力的根本途径。藉此,才能实现消费拉动投资、投资扩大消费的良性循环。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将加大经济运行不稳定性,也不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消费、投资和出口,对大国和小国别若云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义迥然。怎么步履稳健,不蹈险境,赶好这辆三驾马车,还真得花一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