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出口在过去十年里一直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主力之一。事情正在变化。11月份出口增加了35%,其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而不是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攀升的原材料价格和国内工资正通过工厂传递出去,而廉价的人民币给了他们便利。
通胀的一个信号就是出口额以超越出口量的幅度增长。海关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出现在2010年前11个月里18个出口分类里的14个中。这其中包含与大宗商品相关的糖、油和重金属。电子和设备价格也上涨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出口额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六,而出口量则上涨了百分之三十。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需为此承担部分责任。进口铁矿石的单位价格在过去的11个月里上涨了60%。但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一个原因。数十个中国城市在2010年初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收入在2010年上半年增加了10.2%。
物价上涨的迹象正困扰着北京。国内媒体报道称,11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有可能超过百分之五,达到2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这加剧了经济过热的担忧,可能促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措施。
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在通过它偏爱的途径紧缩政策。为了遏制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10日再次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年内第六次上调。
人民币弱势也促使中国的生产者提高价格。以贸易加权汇率计算,人民币在十月份和十一月份持续贬值。事实是,通胀使汇率调整通过后门来实现:即使当局将名义汇率保持在差不多稳定的水平上,中国的商品也将变得越来越贵。但是很难说这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进口产品会变得便宜,出口会降低,而价格压力则会减轻,从而降低再次加息的紧迫性。
顾蔚,现任路透Breakingviews的专栏撰稿人,派驻香港。她原是为路透驻纽约记者,负责采写美国软件和科技服务业的报道。之前顾蔚曾经为《财富》杂志中文版,美国《国际财经》等杂志撰稿,并曾在CNN财经节目工作。赴美留学以前,顾蔚在上海有线财经频道(第一财经前身)担任电视财经记者,并负责编辑制作一档海外经济的电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