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而上海世博会更集合起全世界的精彩,启迪了中国的创意思维、加厚了中国的创意土壤。
中国已经开始从制造产业向知识经济转变,一位英国专家表示,中国创意产业的未来也许会让包括好莱坞在内的西方创意产业恐惧,但在向世界推销中国创意之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中国国内的创意产品消费人群。他举例说,好莱坞之所以能在电影领域统治世界,就因为美国的电影观众数量庞大无比,因此好莱坞影片能以折扣价向全世界销售。而韩国电影业的发展也类似。
那么中国的创意消费情况如何呢?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分析上海田子坊创意街区时说,商业化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前我们只重视生产,但生产和消费身处共同的环节,没有消费,生产就无法取得收益,没有消费对象而生产出来的东西也是无效、无意义的。而文化消费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瓶颈,只占到消费总额的30%左右;就在这30%当中,教育消费又占去约40%。
如果说缔造中国创意需要两个重要人群,一端是创意产品消费者,那么另一端则是创意人才。创意产业的特点是生产本地化和发行全球化。它通常植根于地方特色文化中,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十分重要。正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提倡的,我们应该鼓励本国传统、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它们是中国通往全球的关键。而创意集群也非常重要,因为即便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艺术家与企业家仍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与共同的社区生活。围绕着创意产业的社会生活是将不同的创意项目粘合在一起的链条,因此,创意集群必须依托于社交网络而存在,而不单单是划定一个园区、给些土地租金政策就能凑效的。
创意,在生产的本地化之后是发行的全球化,此时,品牌的重要性凸显。创意要转变为经济,品牌是必由之路。但囿于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是制造产品,而不是营销和发行产品。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要补的课更多。
创意产业自然与服装产业有差异,但在个人着装已经越来越被赋予文化属性的今天,服装也成为一种生活艺术品、文化消费品。借鉴创意产业的建设,服装特别是高端时装品牌的发展也要一手抓消费文化培养,一手抓设计创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