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服装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前10个月产值达119.78亿元,仅次于光机电产业。然而,我市服装产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中间段,以外贸出口、贴牌生产为主的方式,也让企业失去了发展的主动权。平湖服装虽然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但也看到了摆在面前的两条路——产业转移和创建品牌。
该不该产业转移
“现在企业不缺订单,缺的是人。”平湖市永联服装洗涤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马引根说,今年加工订单已安排到明年年初了,急需招收一批工人,但在平湖当地即便提高薪酬仍很难招到人。好在去年,永联服装在安徽六安投资5000万元,新上12条服装生产线,可以消化很多订单。目前,一期项目已经投产。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服装产业的迁徙呢?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季安莉告诉记者,对当前大多数服装制造企业而言,3%到5%的利润率算是相当不错的了,但近年来,这脆弱的5%已经难以承受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今年最困难的时期,我市服装行业用工缺口高达7000人,而临近年底,企业又开始了千方百计留人。用工短缺推高工人工资,目前,平湖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勇气向内地转移。今年,平湖市伊莱制衣有限公司主动放弃了去外地投资的计划。“走出去的风险太大。”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伊莱制衣这样有去异地投资需求的服装企业不在少数,但出于各种担忧,这些很想“走出去”的企业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纠结于“创”与“不创”
4年前,嘉兴市蒙士特服装有限公司与法国旎莱雅合作组建了浙江旎莱雅服饰有限公司,开始了创牌之路,如今已在杭州、安徽、上海等地设立了50多个门店。“不像加工产业仅是其中一个环节,现在研发设计、营销网络等各个环节的加入增加了创牌的风险。”董事长李士林直言,虽然品牌产品比贴牌的利润高3倍,但在创牌同时他保留了贴牌加工,因为这样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点。记者了解到,平湖多数正在创牌的服装企业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样的“中庸路线”。
然而,在平湖像这样有着投身创牌勇气的服装企业并不多。目前平湖服装拥有各级名牌产品仅10多件,这与“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记者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平湖服装业核准的注册商标中仅有50件在小规模使用,商标闲置率高达九成。与宁波、常熟的服装市场相比,我市在品牌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如常熟服装产业拥有8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受制于委托加工企业,没有产品定价权,贴牌生产模式的弊端逐步呈现,企业赢利能力较弱。”季安莉说。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让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去创牌显然并不合适,产业转移可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季安莉认为。其实,国家在《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将逐步形成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兼顾的新型服装产业运营模式。显然,产业转移成了服装产业的一次机遇。“中西部的投资环境、产业配套还不如东部沿海,转移的各种风险还比较高。”位于新埭镇的浙江嘉兴同心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百生在宣城投资近千万元建了一个服装加工基地。“当然不能选择整体转移,而逐步转移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这就当作是一种走出去的有益尝试。”李百生说。
如果说产业转移是权宜之计,那么创牌则让企业焕发了生命力。去年7月,罗马制衣开始建设“悟客良品”网,今年下半年开始投入运行,目前已实现400万元销售收入,预计全年可达到700万元。“我们根据网络消费者需求,设计开发了100多款紧跟时尚的服装。”“悟客良品”总经理李逢益说。
“服务企业成功创牌,一是要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二是要有一个好的营销方案和营销策略,三是要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急一阵停一阵。”季安莉说。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品牌建设,这两种模式并不能割裂开来。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只有淡化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也许才是当前平湖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