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一五”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近两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向度高的江苏受到较大影响,江苏服装行业审时度势,直面挑战,难中攀高,危中求进。逆风飞扬,使江苏服装经济依然步入了较快发展的轨道,也确保了在全国“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格局在调整”。服装经济大省的不凡跨越,是江苏服装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结果。服装之于江苏来说,既是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更是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
江苏服装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全行业发展,从动力结构看,内销上来了。这成为三大需求中对服装经济增长贡献大的力量之一,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江苏省服装内销呈持续上行态势,内销市场已成为支撑服装行业企稳回升的首要因素。
仅2009年1-11月,江苏省服装行业内销产值1427.12亿元,同比增长20.86%,比全国同行业内销产值同期同比增幅21.76%,低0.9个百分点;同期江苏省服装行业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为70.46%,比全国同行业同期内销占销售产值比重66.70%,高出3.7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江苏省服装行业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65.81%的比重相比,提高了4.65个百分点,“内生增长”初露端倪。
从区域结构看,苏北上来了。南北合作、产业转移……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指引下,苏北后发优势得以激发,加快了赶超步伐。仅从宿迁来说,近几年来,宿迁服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态势强劲,成为拉动该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宿迁市规模服装企业2009年服装产量比上年增长35.13%。近年来,宿迁市通过承接南北产业转移,服装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投资15亿元的晨风服饰二期、投资10亿元的阿吉兰集团、波司登服饰等一批龙头型服装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同时,以江苏箭鹿集团、泗绢集团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成为江苏服装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这些激动人心的变化,令人喜悦的成绩,为江苏服装经济“十二五”再创辉煌奠定坚实基础。
谈到“十一五”的体会,郁会长深有感触地说:“可以讲,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十一五’这五年,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江苏服装业,犹如面对一场艰难的大考。”而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郁会长最重要的体会有两点:
首先,对以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有了实践和新的认识,众所周知,江苏服装经济的腾飞源于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即“江苏制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江苏服装业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十一五”以来,江苏服装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稳定的进步,壮大了一批产业集群,涌现了一批名牌企业,出现了一批名牌产品,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和各类专业人才,体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传统思维的转变。江苏省服装业近年来站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高点,积极转变传统思维,因而涌现了加工、品牌、自营、联营等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提高产品技术、管理水平,使一大批服装企业的质量、经济效益、产品市场利润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江苏晨风集团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国际劳工公平协会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生产制造商会员。它以国际化、制度化培训为重点,以标准、条例、流程为培训要目,使各班组普遍提高指标生产产量达20%以上。由此,晨风加工单价比一般企业高20%以上,职工的收益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二是发展路径的转变。就服装产业来说,要从技术上打破路径依赖,关键是打开技术创新的通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即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在江苏服装企业绝大多数尚属“橄榄形”结构的企业发展模式下,多年来协会与企业一道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并完善了多元化的自主品牌推进体系,推动了重点企业设立服装设计服务中心的进程,比如在服装企业中促成雅鹿与百芙伦的合作,还使伊思贝得和波司登分别成为自主经营型、市场多元型的原创服装品牌。三是行为方式的转变。目前,江苏省服装品牌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声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已成为江苏服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力量,品牌产品年销售额已占江苏省服装内销销售额的40%以上。
为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商务部已组织一批包括波舜天、苏豪、国泰、老三集团等重点企业在内的出口企业开始了“创出口品牌”的工作。“品牌推进”和“品牌文化”这两步棋已是江苏服装品牌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雅鹿等企业秉承“诚信、环保、创新、共赢”的理念,倡导企业文化,塑造品牌文化,使品牌注入了文化内涵,因而提升了品牌价值。
其次,品牌认识不断有提高、品牌建设年年有进步,大家对品牌的认识也一年比一年提高。从最初的开始,取个名字,做点宣传,认为就是做品牌,到真正去关注它的内容是怎么做,形象是怎么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因为一开始江苏都是生产型的,制造型的,外向型的。江苏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喜欢做事情就是稳稳当当的,愿意付出,但是也更希望有比较稳妥的回报。所以,江苏的企业,江苏很多的老板都选择了稳妥发展模式:挣钱、买地、造厂房、进设备,然后精心管理。在这些方面比较愿意花钱投入,他们觉得这个样子是应该的。我们坚持十多年来不断帮助企业提高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有一大批企业已经觉醒,正在慢慢地成熟起来。开始有意识这样去做了,除了要把产品做好,还要去做形象,经过努力,使得原来没有品牌的或原来不做品牌的,开始做品牌,而且通过我们的推动、企业自身的努力及江苏国际服装节展会的影响,把品牌一步一步推向高潮。有许多品牌现在在全国开了上百家店了,当然,做品牌怎么把它真正的文化做进去,内涵做出来,我们还要加大努力。尽管我们有很优秀的设计,很精益求精的制造,但是能够让人记住的,现在做成品牌,做成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还不够多。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去努力的方向。
江苏服装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大计划”对传统产业升级的要求,推动产业发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形成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大突破、经济效益大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增强。根据全国服装业发展趋势和江苏省服装业实际状况,提出江苏服装业中期战略目标,即通过10年的努力,初步实现由服装大省向服装强省的转变。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的同时,将发展的目标转向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提出“十二五”期间年均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将达到8%左右,“十二五”末的销售收入计划比“十一五”增长50%左右,产量、出口、内销、利润等指标达到或接近销售收入增长水平。要培育5个50亿元、10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创建15个中国名牌产品、100个江苏名牌产品。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真正把服装业发展建立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建立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的基础上,建立在改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服装业走内涵式和集约式发展的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快形成服装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向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发展自主品牌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为重点,力争实现服装产业更大突破。扎实做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进服装产业集群创新载体建设,三是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四是健全科技进步体系。五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服装产业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设计、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营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服装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郁会长表示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是坚持人才复合化(如既懂得设计又了解生产、市场的设计人才)、设计、技术中、高端化(提档升级、增加中高档产品比重)、产业品牌化和发展集约化的“四化”主攻方向,在发展布局和重点上着力抓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一批具有全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等“三个一批”,在发展环境上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策措施支撑,协会做好为行业、企业的具体服务,更好地支持服装产业实现更大突破。
而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和方向,核心在于竞争力培育:一是着力打造主要产业链,根据不同地区、集群、企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构建、完善、强化、延伸服装业主要产业链,放大以链带面的发展效应。1、推动重点企业主攻中、高端产品,打造重点企业研发领先、营销创新的产业链。2、苏州常熟等地区打造区域产供销体系完整、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发展的产业链。3、围绕羽绒服、休闲服等品牌优势产品打造大中小企业合作均衡发展的产业链。围绕服装产业升级计划,力争五年内形成一批竞争优势强的重点企业产品、区域产业链。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增长点。1、继续实施服装业已经批准或立项的重点技术进步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装备国际化水平、提升重点企业层次、产品档次、营销水平。建设一批产品、产业链特色基地,提升企业效益和集群经济发展水平。2、产业过江、加快转移步伐。在红豆、波司登一大批苏南企业纷纷向苏北“位移”,形成苏北经济的强拉动力和新增长极的基础上,江苏服装业在积极准备向西部转移的同时,“十二五”加快一部分企业向苏北转移的步伐,苏南借地升级,苏北借力起飞。共同在产业升级中发展,在“北移”中实现南北双赢。3、建立一批创新载体。以省服装协会建立省级设计、技术、市场服务中心为依托,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确保服装产业领域五年内发展一批设计、产品、营销创新型企业。
三是提升品牌发展水平。目前江苏省服装品牌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声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已成为江苏服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力量,品牌产品年销售额已占江苏省服装内销销售额的40%以上。
四是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以促进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途径,提升信息化与服装工业化融合水平。围绕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库存等环节,推进部分重点企业设计研发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产品快时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五是坚持骨干企业发展方向为大企业大集团是江苏省服装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重要力量。
产业特点
江苏纺织服装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整体品牌形象、休闲装产业规模与综合实力等方面处于国内服装业较为领先的地位,从纺织服装大省向强省迈进。
强调“时尚与产业的结合”、“时尚与品牌的结合”,通过创领时尚,凸显时尚影响力和产业链创新带来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如果说,已连续举办十二届的江苏国际服装节突出品牌与时尚,注重搭建商贸平台,为企业商家展示产品、宣传品牌、交流信息、洽谈贸易以及加强合作提供机会。那么,依托大平台,首届江苏时尚创意周将大大吸纳来自香港、台湾等众多知名服装设计师和专业时尚与设计机构的参与,通过“流行趋势”和“设计作品发布”,带动本地纺织服装企业拓展思路、促进升级,尤其是搭建本地企业与外来设计师的对接平台,直接将国际国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本地品牌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媒体的全方位传播和权威发布,在行业和社会形成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则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对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使传统优势产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的又一战略布局。
数字“十一五”
●2009年江苏省服装总产量34.4018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16.26%,比2005年服装总产量25.457亿件增长35%,其中:梭织服装总产量20.9430亿件,占全国梭织服装总产量的23.18%,比2005年梭织服装15亿件增长40%;针织服装总产量13.458亿件,占全国总产量的11.10%,比2005年针织服装9.54亿件增长42%。
●2009年江苏省服装出口148.10亿美元,比2005年服装出口109.43亿美元增长36%;全行业利润总额80.186亿元,比2005年利润总数47.41亿元增长70%,超过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全行业出口单件价格已由1990年的2.1美元、1995年的3.6美元到目前近5美元以上,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江苏省服装企业中国名牌数占全国的1/5以上,波司登成为服装行业仅有的中国世界名牌,另有近200多个服装产品被评为江苏省及地方名牌。
●五年来,江苏省服装产业集群增加了20多个,达到60个;2009年江苏省服装经济集群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占全省服装工业比重60%以上;产业集群企业服装品牌数量已占全行业品牌总数的70%以上,成为江苏服装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