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鞣制轻革总量达9625.10万平方米,各类皮鞋总产量达11.33亿双,皮革服装总产量217.22万件,真皮包袋总产量3.74亿个,皮鞋、皮具箱包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2009年广东省皮革制品出口额达566.29亿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谈起广东省皮革产业的发展,王建新如数家珍般地给记者道出了这些数字……
产业优势突出
王建新告诉记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广东省的皮革产业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开始,每年都以20%的速度发展。“这不仅得益于广东省皮革产业氛围的成熟,更得益于广东皮革产业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王建新很是自信地表示。
王建新说,对于皮革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劳动者的积极性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兴旺程度。而广东的生产工人都有着迫切的改变现状的心态,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都很高,这无疑为广东省皮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效率保证。
其次,经过长达30余年的发展,广东省的皮革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制鞋、皮具箱包生产为龙头,制革、皮衣生产为辅助,鞋材、袋料、五金、化工、设备等配套齐全的产业链。广东省的皮革产业格局已相当完善,这为广东省皮革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供应链保证。
再次,广东省皮革产业基地的发展和成熟,也为广东成为我国乃至国际皮革产业的“总部基地”奠定了基础。据悉,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形成了广州花都狮岭皮具、江门箱包,惠东女鞋、鹤山男鞋、东莞出口鞋、深圳高档鞋、潮州工艺鞋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地。
这些产业基地中的佼佼者又先后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肯定,摘得了一项项“国字头”和“省字头”桂冠。如“中国皮具之都”狮岭,“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惠东;“广东省箱包皮具生产基地”江门,“广东省工艺鞋生产基地”潮州等。
而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广东省皮革产业的发展和飞跃提供了基础。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全面覆盖,广东省绝大部分地级市将实现一小时直达,这为广东省皮革行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品牌效应凸显
王建新表示,随着品牌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而广东皮革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替别人做嫁衣”的阶段,也需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和名牌市场。
“我也很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广东省的皮革产业里已经涌现了诸如“百丽”、“星期六”、“万里马”、“凯撒”、“皇冠”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而且“百丽”女鞋、“皇冠”皮具、“凯撒”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牌’产品。这说明我们皮革皮具行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据王建新介绍,“百丽”女鞋产品90%都是销往国内市场,而且该品牌的销售网络正在逐步地扩张中。“这说明我们的皮革皮具产品不仅仅只可以做外单,更可以做内销。”王建新还补充说,“广东企业完全可以做得更大、更强,像‘百丽’、‘星期六’、‘凯撒’3家企业都已经上市。”他的言语里充满了自信。
“那么我们政府和协会也已开始一边引导企业做好贴牌生产,一边鼓励大家要自创品牌,让大家学会‘两条腿走路’。”据悉,截至目前,广东省皮革产业已有省级名牌31个,省级著名商标48个。
据了解,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培养企业成为打造自主品牌的主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省、国家甚至国际名牌,对名牌产品的企业在扩大生产、技术改造、开发科研等项目优先予以安排,已经成为了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共识。
市场潜力巨大
谈到广东省皮革产业的发展前景,王建新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20年,广东的皮革产业仍将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而且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的皮革产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需求空间。他做了这样一个对比,他说,现在的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7双鞋,而中国的消费者平均每年才消费1.5双鞋,这表明国内市场将为皮革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还形成了一批诸如‘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名商天地皮料五金龙头市场’等国际化配套的皮革制品展示和交易平台,形成了环市西鞋业商圈和梓园岗皮具商圈,它们为广东省皮革产品走向国际提供了中间渠道”。
“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供应链齐全的产业结构,源源不断的国际订单,再加上我们对国内市场的开拓,我相信我们广东省的皮革产业有着更为宽阔的舞台,必将在国际皮革产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王建新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