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透视“中国亚麻名城”的背后——兰西亚麻编织产业调查

发表时间:2011年01月04日    作者:章小星

  兰西,位于呼兰河下游,有70余年的亚麻种植史,素有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的美誉。2000年以后全县亚麻种植面积常年都在10万亩以上,最好年份达28万亩,占全国的1/8,占全省的1/4。

  秋冬交替时节,正值兰西亚麻产品的订货销售旺季,全县城乡300余家亚麻编织企业生产形势红火,不但大小车间里织机声声,就连分布在各家各户的炕头车间也忙得不可开交。

  据县长王秀平称,亚麻是兰西县的黄金产业,其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拉动就业10.3万人。规模最大的亚麻汽车坐垫行业,占全县GDP的1/3,为全县支柱产业。同时,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均来自亚麻坐垫。

  缘何崛起?

  兰西走上亚麻加工的路,颇有些歪打正着的味道。

  2001年,兰西县惟一的一家由省里下放的亚麻纺织企业黑兰麻纺公司停产,兰西成了“无工业县”。

  出于生计,该厂下岗工人于长富和爱人用亚麻纱下脚料手工搓绳,编了3套亚麻汽车坐垫,打算拿到南方去卖。刚踏上火车,这3套坐垫就被人看上了。对方开出每套3000元的价格,于长富每套只收了对方1200元。回来后,夫妻俩立即组织一批下岗工人一起干。通过改造南方风雨线外皮制造机械,发明织绳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于长富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王秀平等县领导耳中。正在为兰西县如何脱贫致富发愁的王秀平想,兰西有亚麻种植业的良好基础,何不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和优势,发展一条亚麻产业链?

  短短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兰西的亚麻产业急剧膨胀。2002年以来亚麻产业经过裂变式发展,集群式扩张,亚麻企业在兰西遍地开花,目前,兰西县共有340多家汽车坐垫生产企业,其中上规模的有50~60家,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均有兰西亚麻企业的经销商。同时,行业诞生了一批如“兰亚”、“绿地”、“冰天”、“绿源”等亚麻编织品牌。

  “企业手拎肩扛出门卖垫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经销商纷纷慕名而来。”王秀平告诉记者,兰西亚麻产品已经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亚麻纱、布、汽车坐垫等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诞生“经纪人”

  王秀平说,本世纪初,兰西承接了产业转移,开始在家庭作坊里做起亚麻产品,“做多少就卖多少”的市场让兰西亚麻汽车坐垫供不应求。

  在亚麻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下,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当地农民找到商机。一个新时代的职业亚麻编织经纪人在兰西诞生。全县已有300多名农民经纪人活跃在企业和农户之间。这些经纪人上联企业,下带农户,收入在10万元上下。

  郝金凤是康荣乡荣岗村西杨树林屯的一名普通农民。2005年,她和众多从土地中解脱出来的农民一样成为闲置劳动力,经调查她发现,部分亚麻企业生产车间向村下移,于是她和村里几个姐妹尝试学习亚麻坐垫编织。

  渐渐地,同村的人都找她学习编织技术。郝金凤就先后联系到十几家企业,签订常年供货合同,接活后再下发到村里各家各户,她的下线也从康荣乡境内逐渐扩展到周边乡镇和市、县。

  走进另一位麻编经纪人刘忠民家,屋里坐满了人,炕上地下,十来个妇女你一言我一语。师傅是郭秀兰,由她指导姐妹做活。她介绍说,手工编织垫子一套能挣80元。“不用出门,两天能挣一袋大米钱呢。”

  红星乡武家村的妇委会主任柳常利积极与亚麻企业联系,把编织原料带回村里发动妇女们搞亚麻编织,一下子就带动该村300多名妇女从事手工编织,农闲季节80%的农民参与手工编织,去年人均收入都在3000元到5000元。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绿地、兰亚、绿源、精美等85家企业下移编织车间180多处,15个乡镇、200个屯超过10万人从事亚麻坐垫手工编织,年增收超过3亿元。

  兰西县委书记杨文波介绍说,亚麻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把城乡二元经济结合起来,把增收项目送到老百姓炕头上,给老百姓一个就业、增收的支点,脱贫就有希望了。

  急需新鲜血液

  2002年以后,兰西先后获得国家及省投资金2344万元,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7个总面积11.9万亩的亚麻种植开发项目区。经过发展的初期阶段,兰西的亚麻产业到了关键时刻。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亚麻的积极性,县政府对农户进行补贴,每亩地给农民的各项补贴达70元。“以后会对这一模式进行改革,让企业和农户建立直接联系,由企业给农户进行补贴。”

  王秀平说,现在,兰西亚麻汽车坐垫仅是工业品,将来要做成工艺品,要具备一定文化内涵。“现在高档服装上都用了亚麻,中国亚麻服装市场还处于中低端,今后企业研发会朝高档化走。”

  在采访中,县政府和企业都说,人才很缺。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纺织类大学中几乎没有亚麻专业,培养亚麻人才基本要靠实践,没有三年五年的时间,想比较透彻地了解亚麻生产的整个环节是比较困难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大批已经成熟的人才却大量外流。目前,全县已经培训的亚麻纺织工中,有30%成了上海、江浙等地的技术人才,剩下的70%还远远满足不了本地的需要。

  资金的紧缺,不仅让企业在拓展过程中遭遇困境,也是人才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贷款难呀,全县300多家企业,真正用到的银行贷款只有不到300万元。”王秀平无奈地说。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兰西亚麻品牌价值80.28亿元[2010-03-01] 
相关出处  
·人民币中间价创汇改以来新高 专家称汇率应实现双向波动[2010-12-31] 
·外贸2011:出口增速回落 对美出口乐观[2010-12-28] 
·贸易保护和人民币升值成外贸复苏障碍[2010-12-24] 
·宋时飞:大国该怎么平衡内外需?[2010-12-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2010-11-26] 
·宁波纺织服装业“掘金”网购市场[2010-11-24]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