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冬日的阳光下,我们捧着全新改版的《服装时报》,迎接那生机勃勃的春天。
《服装时报》匆匆走过15年,我们越来越感到,办报的路子虽然更宽了,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却更难了,甚至,有时我们努力的结果并不是读者需要的,这样,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遗憾。我们把避免遗憾提升到对读者负责、对时代负责的高度来思考。在媒体信息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许多读者更希望看到的是:通过记者的亲历或者专家的论述,客观评判一个事件,权威解读一个新政策,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发展思路,理性观察一种流行思潮和生活方式……基于此,改版后的《服装时报》试图通过差异化运作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摈弃应有尽有的办报理念。长期以来,包括行业报刊在内的很多媒体,在承载内容方面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大而全、应有尽有,只要贴边的内容都纳入自己的报道视野之内,什么都不想丢失,结果淡化了自身特点,什么都抓了但又没有抓住。原来的固定读者群越来越少,新的读者群又不见踪影。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舍去了一些同类媒体争相刊登的内容。腾出版面来刊载读者急需的但其他媒体还没有系统组织的信息。
填补信息产品的空白。由于读者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我们将努力去发现新产生的信息空白点,不断地发现,然后及时地填补。有那么多空白还没有被发现更没有被填补,我们为什么要去盲目地争抢着别人已经做了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呢?
我们更希望的是,能够首先发现同类媒体没有覆盖的领域。在发现空白和填补空白的同时,争取搭建一座行业与市场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其实,这个桥梁本身就是一个空白。由于没有这样的桥梁,服装行业至今与消费者仍处在不能互动的状态之中,信息的传递相当迟缓。为此,我们增加了承载服装产业上游下游以至于消费市场信息的版面。其目的就是促使相关产业在互通信息中寻求共赢。而“家文化周刊”的诞生,体现了我们希望把最新时尚潮流渗透到大众生活中的意图。
营建高品质的行业思想库。同质化厮杀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盲目追求时效性,别人有的我不能没有,玩命也要抢发。而别人没有的,我也可以没有。因为没有证明你也没有的参照物,读者也发现不了,所以并不丢人。这是一个荒谬的思维方式。其实,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刻意争抢“首先披露”已经成为一种徒劳,它导致原本就已稀少的解释“为什么”的报道,在同质化的争抢中更加稀少了。由于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快捷,甚至是即时性,只承载信息数据的报纸,常常处于尴尬境地。没有思想的报纸就等于一张包装纸。切记,报纸还应有一个重要职能:刊载意见性信息,也就是成为观点、主张、思想的发布平台。普利策倡导的“做时代的瞭望者”,就是希望最有参考价值的思想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进而促使人们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前行。互联网时代的专业报纸更应肩负起建造思想库的重任。思想库就是预测、分析、评价、批评、观点之总汇。当一个新闻发生之后,人们更关注的也更需要的是:围绕它而引出的思想以及对事态发展趋势的评论。核心报道、高端访谈、财经话题、财富故事、新锐空间、第一调查等,就是在为营造思想库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思想碰撞催生新的思想,认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
我们相信,摆脱了同质化竞争之后,我们和读者可以一同走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