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从4个月上涨90%到14天下跌23.6%,棉价的过山车行情让整个产业链随之绷紧,谁都不敢提前预测2010年的棉花收购最终情况会怎样。
动手早积极备战
了解库存,提前一个月备战新年度棉花信贷工作,确保收购平稳有序进行
棉花价格的疯狂,使2010年的棉花收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棉农惜售、上游纱厂停产、下游纺织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如果控制不当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会由此发生。在这样的前提下,资金面的有效支持显得格外重要。
“2010年山东新棉上市时间推迟、品级降低、棉花减产、棉价高、涨速快,从收购市场情况看,突出表现为农民惜售,企业慎收。”在产棉大省山东,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客户二处张泮利处长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2010年8月,为准确掌握棉花库存及贷款占用真实情况,强化棉花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农发行决定在全系统开展一次棉花库存检查工作。据介绍,此次棉花库存检查的范围是农发行开户企业由农发行贷款形成的棉花库存和承贷企业使用的棉花贷款,包括地方储备棉贷款、棉花收购贷款、棉花调销贷款和棉花流转贷款。
农发行相关人士表示,当时总行要求各级行要将库存检查工作与检查督促有关行做好新年度棉花收购准备工作、皮棉库存促销计划落实工作以及存量贷款的清收工作结合起来。
可能是感觉到了棉花市场的异动,2010年农发行新年度棉花信贷工作会议比以往提早一个月召开,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棉花收购信贷工作的意见》。从文件中可以看到,《意见》明确了信贷支持棉花收购的重大方针,全面部署了新棉花年度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要求各主产省分行坚持“保收购、稳市场、调结构、控风险”的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稳妥支持企业入市收购,确保新棉花年度收购信贷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意见》中还明确指出,要切实落实信贷计划,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农发行要求各行要认真做好资金测算,及时制定信贷计划,保证棉花收购资金足额到位。把握好收购贷款投放的时机和数量,有效促进棉花收购市场的平稳运行。
农发行尤其强调,收购期间,要加强与人民银行、现金代理行和贷款企业的沟通,确保现金供应,特别是节假日现金供应,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政策下达后,各分行积极落实,据农发行新疆分行介绍,该行提前1个月、分5批确认了全疆179家企业棉花收购贷款资格。他们高频次、有重点地开展专题调研,并制定了《2010年度棉花收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切皆在农发行掌控之中。
波动中稳健支持
农发行累计发放2010年度棉花收购贷款350.25亿元,同比多发放44.26亿元
历来农产品价格总是暴涨伴随着暴跌。2010年11月,令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在11月11日创出高点后棉花期货掉头向下,到11月24日跌幅达到23.6%,领跌所有农产品。
在这样的大起大落中,农发行直面复杂的市场形势,认真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按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2010年度棉花信贷工作。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农发行累计发放2010年度棉花收购贷款350.25亿元,同比多发放44.2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棉花3463.49万担。其中仅新疆分行就发放贷款247.41亿元,支持企业收购棉花2341万担。
农发行山东省聊城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收购资金供应具有数量大、供应集中等特点,从往年的经验来看,该行棉花收购贷款何时投放、投放多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棉花市场价格的走势。据记者了解,在其他产棉大省情况也类似。
在农发行信贷资金的稳健支持下,2010年的棉花收购形势虽有下降,但幅度不大。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截至11月5日,有126家企业开秤。被调查企业累计收购籽棉145.6万吨,折皮棉56.3万吨,平均品级3.52级,平均衣分率37.17%,平均长度28.53毫米,平均回潮率12.38%。被调查企业新棉加工率为54.7%,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销售率为13.4%,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同样,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相关口径统计,截至11月5日,全国累计收购皮棉404.5万吨,同比减少50.0万吨;加工皮棉221.4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销售皮棉54.1万吨,同比减少20.4万吨。
成绩面前,农发行并没有放松警惕。2011年元旦前夕,一份名为《关于做好跨年度棉花收购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下发。这份《通知》提醒说,虽然2010棉花年度收购高峰期虽已过去,但相关分支行仍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扎实开展棉花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足额安排信贷规模,及时供应信贷资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市收购;要做好服务,积极推广非现金结算,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方便企业提取现金;确保“双节”期间棉花收购信贷工作平稳进行,确保棉农利益顺利实现。
“2010年最担心的就是资金,棉商、棉农惜售,价格提的很高。”在调查中,多个产棉省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从他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农发行的信贷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担忧。
2011年棉花市场依旧躁动,一场凶猛的棉花价格波动尚未平息,而纺织行业能够在源头保持相对的稳定,农业政策性银行“稳定器”的作用由此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