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个月应该到的货,在路上停滞了一年才发到货主手中。这件看上去本该令人恼火的事情,在2010年原材料棉花市场的大幅波动下,居然成了迟到的“幸福”。 “对于现在才到货,客户已经从最初的责怪变成了感谢。”
昨日,接到哈萨克斯坦一位老客户的“感谢”电话,边疆宾馆商户王华说,这是自己从事外贸生意以来遇到的最大“意外”。
据王华介绍,这位客户的货是2010年2月初发出的。货物发出不久,货运代理企业来电说,因在俄白哈关税同盟框架下哈方税法有所变动,货在哈方境内被扣,需要再补交代理报价的30%用于解决问题。而按照操作程序,代理企业接收货物后,有义务按照最初约定的价格把货物送到指定的货主手中。
“我们的争议仅仅是开始。此后,一直收不到货的货主开始一遍一遍地催问,把我、货代企业以及采购外商都推向了尴尬的境地。”王华说,一部分哈方客户甚至要求按合约索赔。
火车头外贸城商户李翠萍也遭遇了类似情况。她表示,当时很多货代企业因此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而按照司法程序的操作流程,货物在6个月至1年才能判定。这也为服装类商品升值埋下了伏笔。
去年下半年之后,国际棉价开始走上坡路。至年底,原棉价格涨幅达到100%,终端服装市场的价格也涨了30%-50%。同时,货代报价也因哈国关税调整上升了70%。这样算来,如果以当前收到的货物计算,其货值按照服装的最低30%+运费70%,这批服装的市价至少翻了一倍。
“原本不开心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幸运的事。很多受益的老客户也转变了态度,并继续与我们做生意。”李翠萍说,自己感觉很幸运。
对此,火车头外贸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事件的确受益于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但对于外贸经营者来说,此类现象并非好事。经营者应本着诚信态度为客商提供服务。
据了解,2010年上半年,因为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正式运行,我区有近600辆货车被扣押在哈国境内。其中,大部分货物是纺织品。一家国际托运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多数被扣车辆已经解禁,并陆续把积压了近一年的货物送到货主手中。 王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