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在河南新增的生产线没有设在省会郑州而设在漯河,娃哈哈在杭州以外的最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没有设在武汉而设在革命老区湖北红安,欧莱雅集团在华继浦东、苏州之后的第三家工厂没有设在广州而落户湖北宜昌,并计划三年内将宜昌打造成在华最大的彩妆生产基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构建“在大城市设立投资决策与总部管理中心,在三四线城市建生产中心”。
承接地“肉搏”
2007年,李宁供应商欲在湖北投资的消息传出后,武汉城市圈、宜昌、襄樊、荆州等地纷纷抛出绣球;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和他的团队也在同步考察了多地,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间免不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2008年7月13日,李宁公司及核心合作伙伴考察团来到湖北最大的纺织品、粘胶化纤、服装面料生产基地和印染加工基地——襄樊(现“襄阳”),先后实地考察了鄂西北人才市场、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天王制衣公司等,详细了解该市劳动力输出、技工人才培养、制衣行业发展等情况。
然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第二天,与李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却变成了湖北荆门市政府。这是国内第一个由政府协助、品牌商主导并联合制造商投资建立的大规模的体育用品产业工业园。
荆门人是如何抢到“李宁”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从第一次接触到正式落地,前后不过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荆门市政府的最主要工作便是“一切为了李宁”的专班服务。据悉,李宁公司一行在前往襄阳考察的两天之前,刚对荆门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荆门各部门现场解答承诺公司关心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问题,让考察团对荆门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团离开后的第三天,一幅李宁(荆门)工业园选址地形图便送到了李宁公司,比正常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该市发改委、开发区管委会两名负责人急驰武汉,仅用半天时间就拿到湖北省发改委的正式批文,将李宁(荆门)产业园纳入全省重大推进项目,而这样的批文按正常程序需要一个月时间。
“是荆门聚合的强大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最终选择了荆门。”在签约仪式上,李宁公司首席运营官郭建新如此表示。
森林效应现雏形
土地便宜、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正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三板斧”,在承接沿海东部的产业转移中,包括荆门在内的湖北省内其他三四线城市除了用好“三板斧”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产业“含金量”上,即用产业链“拴住”转移来的候鸟企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湖北省经信委轻工纺织产业处处长黄敏鸿日前在湖北省服装商会2011年年会上透露,去年该省纺织行业主营收入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服装365亿元,同比增长42%,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为近20年来最好的一年。
“这一好成绩主要来自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黄敏鸿表示,去年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0亿元以上,其中沿海产业转移占到近半。全省已形成40家产业集群,其中3个跻身“国家队”。
据荆门市政府介绍,总投资100亿元、占地3000亩的李宁(荆门)工业园建成后可年产运动鞋3000万双、运动服6700万件,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8亿元。更重要的是李宁工业园的产业模式,将涉及上游的纺织、针织、梭织、印染、印花、绣花、衬布、扣子、拉链等服装配套材料的生产,直至下游带动的物流业发展。
而据郭建新介绍,根据战略布局,湖北将成为该公司最核心的生产物流基地,到明年年底,李宁30%的生产都将放在湖北。目标是能在7小时内,从湖北将产品覆盖到除西藏、新疆的全国省会城市。
湖北省发改委投资处最新数据显示,作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投资热土,该省今年1月份备案企业投资项目333个,投资额合计391.12亿元,占今年备案项目累计总投资的80.84%。制造业类备案项目达234个,占比超过70%,投资额占比更达81.57%。第三产业投资额仅51.8亿元,占比仅18.32%。61个第三产业投资项目中有18个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5个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项目仅1个,投资金额2亿元。
然而,多家有意在湖北建立新生产园区的企业负责人认为,真正完整的产业链需要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包括优秀的投行、银行和券商等),此外还要搭建起着眼于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信息交流平台。
部分企业还提到,一些行业还缺乏龙头企业,有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掘。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造车城的产业集群城市或区域案例还不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是东风汽车集团神龙汽车带动起来的。整车厂带来了大批零配件厂家抱团建厂,因为有了零配件厂家,又有了大量经过培训的各类专业人才,后来日产也来了,武汉汽车城就这样牵一动百地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