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过后,“招工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无论是地方报刊还是中央媒体,对此都做了大量报道。从当前“招工难”的总体情况来看,一方面是结构性用工不足,即一些特定岗位招不到所需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是普通工种也“招工难”,而且表现得更为突出,着实耐人寻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经过多年发展,就业形势有了较大好转,但远未到劳动力紧缺的程度。仔细分析,当前的“招工难”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县城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各地产业集群的兴起,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据报道,春节过后,浙江一些企业联合到甘肃等地招工,开出的工资比当地高出六七百元,但是收效甚微。一些农民工反映,在当地就业,既可以在工厂上班,又能就近照顾家,而且生活费用也低,即使工资差个几百元,也愿意在当地就业。
二是新一代农民工在工资、待遇方面的要求提高,尤其是“80后”、“90后”农民工,已不再满足于吃盒饭、睡地下室的生活,他们也讲时尚、讲尊严,要过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此外,新一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也大大提高。从河南纺织行业了解的情况看,优势企业不仅工作环境好、收入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还给工人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因而受到农民工的青睐;而部分中小企业用工不规范,农民工往往一走了之。
三是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升,制约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积极性。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今年1月份CPI为4.9%,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为10.3%。据报道,此次CPI指数调低了食品的比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者目前仍以吃饭为第一大事,食品消费占的比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如果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生活水平恐怕很难有明显提高,更不要说过有尊严的生活了。
为了应对“招工难”,企业采取了种种措施。武汉纺织企业以待遇、环境、收入、感情“四招”留人,基本解决了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河南的一些优势企业让员工体面地生活,不但不难招工,想进厂的人甚至排成了队。
用工难说到底是待遇问题,但工资的提高、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的缴纳都需要企业支出更高的成本,这对平均利润只有3%的纺织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社会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用工成本提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紧跟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赢利能力,彻底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招工难”是逼着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苦口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