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葡华报》报道,面对葡萄牙经济萎缩,华人的生意受到影响有多大?我们自己的生活又与国际风向有何联系呢?葡萄牙华媒诚请侨商座谈,分析华人经济现象,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寻找出路。
面对现在比较萧条的经济,却有很多的华人在这个时期开始开大店,对于这样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然而,在这个时期开大店的不止我们华人,比如葡萄牙人自己的大型百货连锁Continente、Modelo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的大店该如何发展,眼见Continente经营红火,我们如何摸清其中的奥秘。
葡萄牙华人企业联合会主席姜国华先生在葡萄牙从商十几年,对于这样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经济不景气,葡萄牙人对中国人产生了一种抬高房租的现象,同样的店面如果是租给葡国人,哪怕同样是其他国家的移民价格都会便宜很多,但是唯独对中国人“网开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中国人自己的经营成本变得更高,很难平衡。
再加上中国人现在进货有许多门道,很多超过3千平米的大店整个店铺的货钱都不过几万欧元,原因是大部分的货都是从批发商赊欠而来,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风险转移到更多的商家身上,当经营不善难以继续的时候甚至出现一走了之从此消失的现象。如此恶性循环对整个华人的商业链造成巨大的伤害。很多商家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开大店,但是并没有想清楚将来发展的方向,其实很危险。十家大店中有三家能按照所期望的情况赚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葡萄牙佛光会会长金毅先生指出,很多小商家看到一家家的大店开起来心里就开始发毛,害怕被抢了生意,害怕被断了财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自己将大店开起来,但是却没有认真的分析生意不好的原因,现在的情况是大店生意不好,小店生意也不好,因为葡萄牙整个国家的经济环境造成的消费力降低。所以很多的商家产生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想法,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大家开始意识到最原始的家庭经营模式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需要集中优势,发扬团队精神。虽然求变的想法非常好,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一个问题,造成生意大幅度下滑的根本原因。华商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大店是造成小店生意不好的根本原因,但是却不去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对于投资的方向很多中国人并没有脚踏实地一五一十的静下心来去调查研究,现在华人中的调查研究方向很不正常——“不看市场看同行”。不调查地区人口数量,不调查人口比例等最基本的商业信息,而是盯着该地区的其他华人商家。总是盲目的认为要是这里的中国店生意好,我开一家生意也一样好。虽然葡萄牙本地的商家对商机的敏锐度不如中国人,但是时间久了老外也渐渐知道中国人的门路,现在前往Martim Moniz进货的商家至少有1/3不是中国人,Porto Alto、Vila do Conde也是一样,同样的货品,可能更低的价格,而老外还有语言优势、本地优势等,如果我们华人不在经营模式上做出改变,不在经营范围上做出调整,只盯着自己人竞争,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死。
葡萄牙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朱长龙先生则认为,其实造成大店四处开花的原因也和华人自己内部的操作模式有关,很多的仓库为了留住客源不得不给客户赊货,这样让启动大店的门槛变得很低,很多经济实力不足能力不足的商家也可以在短期内就可以大店开张。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危险,并不是说互相帮助不对,但是如果这样的现象不断继续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在生意中资金链是生存的关键,一旦资金链断裂,不管是多大的企业都可能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
如果我们要将自己的商业环境调整起来就必须经历痛楚的过程,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了,虽然在这样的调整之中会有很多的商家受到波折,但是商业竞争本来就是优胜劣汰的强者市场。
姜国华先生总结一句多年以来的生意经——要想生意兴,必须心比心。他说,你做餐馆的人就必须看看你自己餐馆做出来的东西你自己吃不吃,如果你自己都不想吃,都觉得不好吃,你想想别人会不会吃了一次还来第二次?如果你卖服装,先问问你自己,你自己店里卖的东西你自己穿不穿,如果你自己都觉得你自己的服装不好看质量有差,那么客人怎么会觉得好看,又怎么会觉得质量好,买了一次还会来第二次吗?如果等到自己被市场淘汰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葡萄牙华商会会长王存玉先生有着几十年的餐馆经营经验,他讲到,其实生意的关键在于经营,虽然在消费者有限的情况下,商家的数量会影响生意,但是自己的商品质量,自己的服务才是最终取胜的法宝。在一个地区已经有中餐馆而且生意状况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为什么还可以再开一家餐馆,就是因为餐馆本身的优质。当一家餐馆做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
葡萄牙华商会副会长、欧洲浙商总会副会长黄永杰先生提出,其实市场经济就是消费者经济,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决定商家的发展方向,很多时候我们的经营很被动。举个例子来讲,在中国看到一个质量非常好、样式非常时尚的服装,进回来认为一定好卖,在市场的考验下确实不错,但是没过几天发现货不好走了,有客人来说有人一样的衣服卖的便宜好几块,最后买过来一看,发现衣服样式确实一样,但是衣服的质量却相去甚远,无论是细腻程度还是纺织密度都大有不同,但是消费者情愿去选择便宜货,就逼着商家去寻找质量差的货品,这跟整体经济环境有关,老百姓手里没钱就不得不选择消费能力范围内的商品。很多商家想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却面对市场只能退而求其次。
金毅先生认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想当年的温州鞋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最后还导致了著名的杭州武林门烧鞋事件,同样消费者自己明知道质量差图便宜买了,但是到了最后受到伤害的是商家自己,整体被一锅端掉,几乎彻底消灭温州的烂鞋产业,之后温州制鞋业犹如凤凰涅槃,现在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中国第一,而且创造出了许多驰名品牌。市场的选择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很多人利用这些机会赚到第一桶金,这对未来的发展很重要,但是长期靠便宜货赚眼前钱的时代一定会过去的,与其被消灭以后重生不如自我救赎。
由于我们华人商家前期的资金累计方式,已经造成了葡萄牙市场对与中国商店销售产品质量非常不信任,其实认真想想其中的原委,确实我们的经营模式要为这样的结局负起全部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何况现状很有可能将我们消灭,求变求新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