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圣诞节,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意大利。一对穿戴考究的中国夫妇出现在米兰奢侈品购物区一家手表精品专卖店。
在一位中文翻译、一名专卖店员工和一位保安的陪同下,夫妻俩仔细看过橱窗里的展示品,最终决定给丈夫买一块罗杰杜彼(RogerDubuis)Excalibur系列双陀飞轮镶宝石腕表,而后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女表系列。合计下来,这一趟购物至少花费了25万欧元。
2011年,首次全国进口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这一画面会不会转移到中国。
因为在扩大进口的具体鼓励措施方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表示,目前商务部在考虑进口贸易便利化的同时,进口税的问题也在研究中,“就我个人来讲,我倾向于在这方面(进口税调整)有进一步的考虑和推进。”陈德铭说。
随着本该3月召开的全国进口工作会议的推迟,对进口税以及消费税调整的种种猜测也越来越多。
“扩大进口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已经处在讨论、定稿的阶段,但是在进口税以及消费税的调整方面目前来看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不同部委之间意见也不同,当然这个问题还在讨论,我们也希望有所推进。”商务部的一位人士说。
难以撼动的进口税和融资
从去年开始,商务部就一直在酝酿支持扩大进口的政策。而这一政策也将成为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商务部的工作重点。
陈德铭在多个场合都明确表示,要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在稳定出口增长、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2010年年底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曾透露了可能采取的支持措施,包括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改善进口结构,扩大消费品、医疗设备和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扩大从自贸区成员、逆差较多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并表示今年3月份将首次在北京召开全国进口工作会议。
“在扩大进口的一系列政策讨论中,比较难以动摇的是进口税率、消费税率的调整以及进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述商务部人士说,“多个部委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
税收调整问题也是国内学者和民众最为关注的。3月20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法国巴黎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向陈德铭直接提出了奢侈品税收改革的问题。
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在国内购买商品,价格上已经超过国际市场很多,尤其是相当多的消费品和奢侈品。很多中国旅游者到国外去大包小包地买东西,或者是通过邮购的办法在境外购买。
据美国联邦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游客每人平均在美国花费达7200美元,远高出国际游客平均4000美元的消费水准。中国游客强大的消费能力屡屡震惊世界,小到化妆品、手袋、电子产品、当地特产,大至连房地产豪宅都成了中国游客出境消费的目标,以至于连《纽约时报》杂志都要在封面上以《ShopChinaShop!》的大标题惊叹“中国正在向消费型经济转型”。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地,已有华人面孔的售货员为中国游客提供中文服务,在法国还有奢侈品牌店铺为中国人进行关门服务,日本一电器店挂出了横幅一语中的:“热烈欢迎最敢消费的中国人!”
“进口税率过高让国内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国外市场价格,是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据悉,中国进口商品要征收进口税、增值税、消费税累计,需要50%以上的税费。
但是降低进口税率并不是所有人的一个共识,反对的声音也异常强大。
有些人担心相关产品的降价可能会对国内同类产业竞争性品牌造成冲击,以及可能造成高收入者用较少的钱消费更多的奢侈性消费品,逃避较高的关税。
也有人认为,即使扩大奢侈品进口,相较于大宗商品类的进口,前者总体金额偏小,对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效果也不大。
“从现在的进展来看,进口税和消费税大幅度、大范围的调整不太可能,当然还在讨论之中,但是变数不大。”上述商务部人士说,“另一个难以撼动的就是进口企业融资问题,这个归根结底还是要归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所以不太好推进。”
出口转内销的困境
“造成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国内售价高于国外价格的原因除了这些品牌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3月22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同样,在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陈德铭表示,中国将采取促进竞争、完善物流体系、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减轻零售企业负担等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表示,很多产品既然是中国生产的,国际名牌在中国代加工的,为什么还要到国际上去进行一次大旅行、大循环,出口后再内销呢?这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增加了物流费用。
“比如男士杰尼亚西装,部分是在中国东莞生产,但是我们把它装在飞机的集装箱里,运到很远的地方,北京需要订几件,再用飞机运过来。”陈德铭说。
“但是出口转内销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上述商务部人士说。
首先就是跨国公司的态度,这些大的跨国集团是不是让你转内销。
这其中的重点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个新产品,例如iPad,如果先到美国卖,可能就没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先到中国卖,很多模仿的东西就会出来。这也是跨国公司不愿意来中国内销的原因,就像富士康,原则上它只是个加工的公司,并没有销售的权利。
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税收的问题,加工贸易在设备引进以及材料的进口上是有税收优惠的,如果把这些产品转成内销,这个税应该怎么来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商务部目前正在酝酿综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进一步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好的国内分销运营环境;外资的品牌企业应对中国市场给予公平合理的价格定位;商务部也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内的政策体系,例如目前商务部正在和海关总署以及税务等部门完善加工贸易产品的内销政策。
“现在进展比较容易和顺利的就是在贸易便利化上,这一次在这方面可能会做文章比较多。”上述商务部人士说。
主要是清理有关进口管理措施,进一步放宽进口管理,调整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同时,会同海关、质检等部门,推动提高海关通关效率,实施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
他说:“争取做到进口政策和出口政策平衡。”
例如目前出口是24小时通关,进口只有8小时;现在全国只有三个港口能够进口汽车;进口检验,如果按现在的检验标准,水果农产品全会烂掉等等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