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美国亿万富豪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印度努力劝说印度富翁捐献财富的时候,另一群商务人士也来到印度,但目的却是让这些富豪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意大利一个企业家代表团目前在孟买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讨论奢侈品和奢侈品行业的会议。这些代表在奢侈品行业工作。
奢侈品行业对印度等市场的关注不足为奇。据估计,用不了五年,新兴市场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比例就将达到50%。奢侈品业在全球经济下滑期间意识到了新兴市场的重要性,评论人士不禁感叹道:金砖四国(BRICs)救活了奢侈品业。金砖四国分别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最大的新兴市场。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除印度以外的金砖四国救活了奢侈品业。
对于像印度这样一个经济增速位列全球第二的主要经济体来说,其国际奢侈品市场规模仍然小得令人吃惊。印度的奢侈品市场未能像中国等国家的奢侈品市场一样迅速发展。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取得了骄人战绩。
时装品牌范思哲(Gianni Versace)的联席首席执行长兼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主席桑托•范思哲(Santo Versace)在为周五会议准备好的发言中,把印度奢侈品市场比作起跑线上的短跑选手,但脚上却绑着沉重的镣铐。该协会是意大利奢侈品贸易的游说组织。
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估计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10%,而印度占比还不到1%,印度奢侈品市场的市值为13亿美元左右。此次访问孟买的意大利商务代表团就是由该协会组织的。
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大国在奢侈品供应方面的差距也十分巨大。据该协会的统计,全球500个一线奢侈品牌中,只有约30%跻身印度市场,而打入中国市场的则占到70%。
中国和印度在奢侈品市场方面的情况对比令人吃惊,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希望印度决策者能对此引起注意。
该协会的执行董事布朗齐尼(Armando Branchini)说,印度的问题不在于缺乏潜在需求。(其他与会成员包括皮革制品生产商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珠宝制造商波米雷特(Pomellato)和室内设计公司阿莱西(Alessi)等公司掌门人。法国女装设计师伊曼纽尔•温加罗(Emanuel Ungaro)也高调出席了该活动。)
虽然他们很清楚,有的印度人非常富有,完全可以大肆购买国际一线品牌的产品,但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估计,印度对奢侈品的潜在需求可能是实际需求的1.2至1.5倍。
如此说来,到底是什么抑制了印度奢侈品业的发展呢?
很多都与那些关注印度消费者的外国零售公司经常抱怨的问题有关,即高额关税和外国直接投资上限。奢侈品零售商也在敦促印度政府,希望能够拥有其印度公司100%所有权,而不是必须与一个印度合作伙伴联手经营,并且只能拿到51%的股权。另外,这些零售商还希望印度政府能降低关税。印度奢侈品的联邦进口税约为30%至40%。
监管障碍以及很多出手阔绰的印度富豪可以在海外购物,这些都常常使得奢侈品牌为在印度赚钱而叫苦不迭。布朗齐尼解释说,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在印度开展业务主要是为品牌宣传造势。
印度缺少各大品牌可以设立高档时装店的高端购物场所,这是制约印度奢侈品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无论是新德里、孟买还是班加罗尔,都没有一个相当于纽约第五大道(Fifth Avenue)、伦敦邦德街(Bond Street)或巴黎圣奥诺雷(Rue Saint-Honor)的地方。相反,印度的奢侈品都“藏身”于五星级酒店、国际机场或很少见的高端商场里。(完全可以再加一句,虽然在新德里开设第五大道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没有碎石的柏油路和纵横交错的电缆将是一个很好、可喜的开始,这些基础设施的出现不光是对开设时髦商店有利。)
不过,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印度消费者不太喜欢西式的奢侈品,至少现在还不喜欢。别忘了,印度可是拥有定制高端产品的悠久历史(想想那些镶嵌宝石的头饰、刺绣的丝绸和华丽的婚纱吧)。
范思哲在发言中说,要想征服印度,特别是印度的奢侈品业,绝非易事,因为印度高端消费者有着数百年的审美传统,这些传统塑造了他们的品味。
不过,只要营销方式得当,口味也可以改变。正如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在报告中所建议的,扩大那些令人目眩的时尚杂志的发行范围或许可以助一臂之力。
宝莱坞(Bollywood)似乎也在尝试尽自己的一份力。2010年宝莱坞电影《艾莎》(Aisha)的女主角身穿专门设计的服装,在银幕上花了大量时间在奢侈品专卖店里购物,这些场景给一些观众留下的印象比电影情节本身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