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出口和进口增速相比2月份水平大幅改善,方向是符合市场一致预期的;但是幅度超市场预期,尤其是出口。国内进口表现强劲,贸易盈余现2003-2004年以来的首次季度逆差。
外围经济体的向好和产品价格上涨共同推动出口超预期。1季度受春节因素干扰,1、2月份的出口增速表现相对异常,3月份出口步入正轨。1-3月份出口累计增速为26.5%,与我们25.1%的预测值基本相符,显示出口表现仍不错,外围经济体的持续扩张是带动出口超预期的主要原因。3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61.2%,显示制造业处于强劲的扩张状态。按照美国制造业PMI与中国出口增速之间的领先关系,未来出口虽然个别月份会有所波动,但是整体仍会有不错表现,预计全年出口增速为20%左右。此外,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出口的大幅上涨。在出口的主要产品中,除了摩托车、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出口金额增速低于出口量同比增速,显示价格有所下降外,其余产品的价格均出现上涨,涨幅居前有集装箱、煤、贵金属等。
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中国对越南、新西兰、巴西、印度、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水平,新兴经济体虽然处于持续紧缩,但是需求仍很强劲。
进口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带动3月份进口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扣除价格因素后,3月份进口量表现相对较弱。以铁矿砂、原油、成品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为例,3月份进口金额增速为45.8%,但是简单加总后的进口量增速仅为2.1%,仅比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此外,钢材、钢坯及粗锻件、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等生产物资的进口量均为负值,正与3月份PMI表征的情况相一致,受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影响,经济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受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的影响,我国从资源国的进口增速居于高位。3月份从巴西、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的进口增速分别为60.78%、55.13%和32.16%,均高于全国27.3%的平均水平。
日本地震对中国向日本出口影响不明显。3月份中国向日本出口增速为3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月份向日本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的8.63%,比上月提升0.16个百分点。此外,中国向日本出口占全国出口比重不超过9%,对中国整体的出口影响有限。
地震与核辐射对我国从日本进口产生了一定影响。3月份中国从日本进口增速为16.6%,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在主要进口国家中,还有英国、巴西、加拿大的进口增速是环比上月出现下降的。日本地震很可能是造成从日本进口增速偏低的原因。地震导致部分工厂停产,可能会影响汽车、电子类产品的进口,此外核辐射导致日本食品受污染,我国已经宣布禁止进口日本部分食品,这也会相应的影响从日本进口量,未来需要密切关注。
1季度呈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自加入WTO以来,这是我国第三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第一次为2003年1季度,第二次为2004年1季度。1季度贸易逆差与季节性因素也有关系,从历史上看,除了2009年特殊年份外,1季度的贸易差额为全年最低,2季度有望实现贸易顺差。全年看,贸易顺差相比去年有所下降,2011年有望实现16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危机后,贸易顺差占外汇占款比重下降,而热钱比重提升,未来顺差的减少并不必然带动外汇占款的下降。从外汇占款的构成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FDI占主导→贸易顺差占主导→热钱占主导。
国外热钱流入规模主要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关。研究表明,热钱规模与六月期的NDF包含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密切相关,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在,热钱就会持续流入。而为了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促进贸易结构升级,预计不会因为单季度出现贸易逆差而暂停人民币升值,预计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