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69,人民币汇率首次突破6.54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缓慢升值已经越来越难以解决国内面临的通胀等经济问题,在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也在加大。人民币能否一次性升值?
人民币不升值换来国内通胀,导致财富向发达国家转移
人民币不升值是以国内通胀为代价而得来的
物价的飞涨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继去年中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1月份创下5.1%的新高后,今年头两个月,CPI均保持了4.9%的水平,社会普遍预测3月份CPI将破五。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通过各种财政和货币手段向市场投放了大量货币,此外中国的外贸盈余持续增长,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这部分外贸盈余只能转化为持续累积的外汇储备,而同时央行只能在国内市场投放等量的人民币。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央行就只能在国内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通货膨胀也就将更加严重。人民币不升值是以国内通胀为代价而得来的。升值和通胀,是存在取舍关系的。
不升值的人民币就被绑在美国的印钞机上
但这些年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为什么通货膨胀却也在增长呢?人民币一方面变得相对于美元更值钱,又在购买东西时变得更不值钱。也就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其中还有一层外在压力,就是美元在用比人民币更快的贬值速度把票子印到了中国人的手里。美国正在进行所谓的数量宽松,实际就是印票子。
伴随着这件事情的就是很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迅速升值,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太微弱。在过去五六年,人民银行每年都要购进天量的剩余美元,然后放出更加天量的人民币,否则市场力量就会导致美元就会对人民币大幅贬值。于是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的政策就把我们绑在了美国的印钞机上,美国那边一开动印钞机,中国这边也会被动的开动印钞机。人民银行选择了少升值,那就不得不忍受迟早要出现的高通胀,所以人民币会“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人民币估值低导致财富向发达国家转移
从成本角度,中国用超低的国民福利,换来了对世界的补贴,中国财富迅速向发达国家转移。近年来,美国的CPI走势平稳,中国却出现了CPI疯狂的上涨。其中就包含有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为美国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奇迹做出的贡献。
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贸易补贴来源于三个压低:第一压低劳动力价格;第二压低资本价格;第三压低资源价格。中国正是以此实现对全世界的巨额补贴。当中国的劳动力、资本、资源无法持续支撑这种扩大的时候,要素成本就会自然上升,以成本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采取操纵要素价格的方式抑制通胀是以牺牲国民福利和国家资源的方式,由中国独自吸收全球通货膨胀,政策性补贴全世界。
比较起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是更加直接的国民财富杀手,通胀是无形的财富转移。资产的高通胀和商品的低通胀,使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迅速向资产拥有者转移。中国高通胀和美国低通胀,强化了美元实际购买力,使中国财富迅速向美国转移。
人民币升值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不会影响出口和就业
通胀阴云密布,全民为汇率稳定付出的代价已经太高
近年来,“轻价格、保汇率”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形势下如果继续执行这种政策,那么外贸顺差也越来越大,外汇储备越来越多,最后人民币还是要升值。那么,如果将来升值,现在不升值,通过膨胀的代价我们需要承受,而且还在不断地补贴外资。
一直以来中国拉住通胀的压力,靠的是低收入者的低工资水平(即较大的贫富差距),没有流水线上低工资的劳动力支撑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供应,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形会更严重。但近年来剩余劳动力趋向减少,低工资水平逐渐难以维系。而低工资高通胀,也是全民为汇率稳定付出的代价。
时至今日,通胀阴云已经密布。目前原油、有色、铁矿石等资源商品输入性价格上涨,通胀压力上升。今年中国经济乃至亚洲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美经济也开始复苏,世界经济进入上升通道,需求将明显增强,资源性商品价格还可能进一步上涨,如果要抑制这种输入性通胀,人民币升值是一种很好的措施。
中国廉价的要素优势正在丧失,升值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010 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逼迫经济向低碳和节约型经济转型,要求技术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意味着要素优势正在丧失,靠挤压劳动力得到的竞争优势需要改变。
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需要相应的产业政策参与,另一方面汇率环境也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促进因素。
人民币升值可以优化中国外贸结构,缓解国际舆论压力
人民币升值好处诸多,但对于其抑制出口和就业的担忧也是存在的。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并不会阻碍中国的出口,人民币升值不会大幅减少贸易顺差,只会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对于中国产业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更大的冲击,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扩大比例。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此前也曾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没有实际的影响,从调控通胀与抑制房价泡沫的角度出发,人民币应该一次性升值5%-10%。陈志武认为,人们普遍担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带来的打击,但其实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人民币升值的20%多的时期,中国的出口仍然保持以20%-30%的速度增长,所以这种担忧实际并没有发生。
其实,人民币升值可以帮助政府放弃以往操纵要素价格以牺牲国民福利和国家资源的为代价的抑制通胀方式,中国政府应鼓励劳动力价格的有序上涨,使国民消费稳步提升。主动升值还可以逐渐变输入通胀为有序的输出通货膨胀,减轻国民负担和环境压力。
单纯的货币政策已经难以回收流动性,升值有助于降低通胀
单纯依靠加息等货币政策已经难以遏制国内通胀
随着贸易顺差的高居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增发人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也使得央行缓解通过增发人民币来“购买”外贸盈余和外汇储备的压力,减少出口创汇,同时减少货币投放,对通货膨胀有抵消左右。外汇大量通过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生净流入,中国的强制结汇制度让这些流入的外汇立马转变成了国内市场上通行的人民币,货币总量显然要大幅提高,这也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之一。
目前央行的动作无论是加强外汇管制,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提准备金或者加息,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只可惜政府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更是有成本的,如果汇率长期失衡,过量的货币供给不是央行所能够很好控制的,在给定汇率政策的前提下,单纯地依靠本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显得事倍功半而难以持续。
人民币升值可以通过多重途径带动国内消费价格下行
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直接影响到的是进口品价格,人民币升值,将直接降低进口品的国内价格,进口消费品和制成品价格的下降直接带动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下降。人民币升值降低通货膨胀还有一些间接传导路线,比如降低生产成品:在我国的进口品中,能源、原材料、燃料、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占很大比重,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带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的下跌,从而推动本国加工企业、或者大量依靠进口进行生产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带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下跌。
人民币升值还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实际工资上升。它还能降低进口替代品价格,间接影响消费品价格。人民升值还可以通过压缩总需求的方式促使物价下跌。
结语:人民币一次性实现一定幅度的升值并不会抑制出口和影响就业。恰恰相反,升值可以抑制国内通胀,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缓解国际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