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一方面却是企业的用工荒和对技能人才求贤若渴,这个问题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更加突出,这对矛盾如何解决?今年的两会上,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委员、代表的关注,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直言不讳地说,目前不少大学都在盲目扩大规模,增加专业,有些并不是市场所需要的,应该予以取消。鉴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愿意到第一线当工人的现实,她建议国家发展职业教育。采访中,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也坦言,现在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他们不愿意进企业;企业最缺乏的技工和高技能人才,他们还适应不了。
而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还没毕业,企业就纷纷前来“预订”。该院的创新实践表明,一方面要调整教育层次结构,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机制上创新。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纺织业高技能人才的好途径。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值得肯定,但他们在创新中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诸如师资人员的缺乏、企业税负重等。
有人大代表建议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和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
实际上,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接纳学生实训的企业在纳税等方面予以优惠。此外,协会等行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行业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在校企合作项目、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方面提供服务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