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压力下,企业陷入了库存危机。我国经济发展风险也开始隐现。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3月末全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数据显示,该指标同比上升23.2%;增幅比上月末提高1.1个百分点。在这个背景下,上市公司账面存货金额已经高达3.53万亿元,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创出历史新高。
这种情况在4月份依然没有好转。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4。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库存压力依旧严重。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表示,企业经营出现“两难”的根本性原因是“通胀”。买涨不买跌,这不仅仅是资本市场上的思维定势,同样也适合实体经济。在企业判断未来通胀会加剧、大宗商品会走高时,就会大量采购原材料,以求降低成本;并且可能会加大生产,以求未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在销售方面,通胀预期的存在会让企业将产品待价而沽。“在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价位的时候,企业都会增加库存。一直等到合理价位才会着手减少库存。”民间智库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由此,企业经营面临“两难”问题,即一端是为抗“通胀”而加大原料采购,另一端却是舍不得出货。在国家经济一帆风顺的前提下,企业这种生存方式自然无忧。“但如果经济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时候,许多企业往往由于惯性思维无法立即改变存货策略,甚至由于判断错误而继续增加备货,这样做的结果只能用悲惨来形容。”贺军说。
“过量库存会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影响,过量的库存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成本,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会传导至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会持续下降,企业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而且,当前通胀形势下,国家政策着重主要抑制通胀的影响,货币紧缩政策会有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加困难,致使社会经济陷入滞涨。”白朋鸣说。
2008年次贷危机后,企业盈利大幅下滑就是“前车之鉴”。2008年9月以前,在原油的带动下大宗商品价格开始飙升,CPI也一路走高。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囤积存货。次贷危机爆发后,企业先前囤积的存货出现大面积滞销,收入萎缩;再加上价格暴跌,最终导致2008年众多上市公司出现巨额亏损。
虽然再次发生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毫无风险。在高通胀的压力下,国内外市场开始萎缩。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一季度消费、出口增幅均出现回落。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4月反映成本和资金压力的企业比重分别为42%和18.2%,为最近两年的最高值。这一数据表明,双重压力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经济效益有继续下滑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PMI指数从总体上反映中国经济增速仍有回调的可能。
与此同时,业界对于我国通胀预期的判断愈显悲观。“由于通胀形势太过复杂,今年4%的通胀率很可能会失手。假如出现恶性通胀,货币紧缩就会出现进一步加剧。过度调控可能会导致国内经济的恶性下滑。”贺军担忧地说。他提醒说,国家在防通胀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过度紧缩。
白朋鸣也建议,企业的这些行为根源还是通胀问题,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不容改变。不过,在具体宏观经济调控操作中,国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小型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发展不能因为货币紧缩政策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幅度需要着重斟酌,避免造成大规模外贸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从而导致出现社会就业问题,给社会的发展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