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棉花项目组,于2011年5月中旬定点调查了湘、鄂、皖、赣、苏、豫、冀、鲁、晋、陕、新、甘、辽等16省130个县(团场)的棉花生长情况,结合对西北、长江和黄河的考察,发布监测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苗情好于去年同期四成多,与历年相当,区域间不平衡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 5月为146(表2),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但与常年(前8年)98的相当。真叶数2.3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8片/株。其中一类田2~3片/株,占60%,高于去年同期40个百分点。苗病偏轻,棉蚜偏重,因去年秋雨高湿种子品种差,棉苗个体普遍偏小,苗弱。区域之间差异大。
从苗情来看,一是5月上旬春播结束。长江流域持续干旱,5月初雨前移栽的成活率高,之后移栽不发棵,死苗增加。由于长期干旱,前作油菜小麦收获早,因干旱仍不能移栽,进度缓慢。二是病害轻,出苗情况好,长势较好;但苗蚜发生面积大,危害偏重。三是区域之间不平衡。从大区来看,西北好于黄河,黄河好于长江。
从天气来看,与2010年的持续低温高湿相反,今年全国棉区气温普遍偏高3~5℃,5月三大流域都出现了30℃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长江中下游出现37℃的高温。二是普遍降雨少,长江流域干旱极为严重,至5月23日旱情仍在发展。黄河和西北栽后相对灾害较轻。
长江CCGI 5月为123,为常年的106,真叶数3.0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8片/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两成多,也好于常年半成多。今年长江中下游棉花开局不利,移栽进度慢于去年同期一半,面积大幅减少,成活率大幅下降,苗情长势弱。其中早栽的地膜棉长势好,5月移栽棉花苗弱,死苗增加,两极分化严重。尽管5月21日之后气温下降,但因降雨有限,分布不均,旱情仍在持续,保棉花面积难度加大。
黄河CCGI 5月为121,为常年的74,真叶数1.7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3片/株,苗情好于去年两成,但差于常年同期两成多。盐碱地苗情相对好,大多整齐,苗蚜发生偏重,普遍防治2~3次,由于气温忽冷忽热,棉苗普遍较弱,部分地区苗病重,苗小。
西北CCGI 5月为194,为常年的125,真叶数2.5片/株,其中南疆2.8片/株,北疆2.2片/株,河西走廊1.8片/株,分别多于去年同期1.1片、0.7片和1.4片和1.8片/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近一倍,好于常年两成半,播种期气温高,出苗快、苗齐,但棉苗个体小。
二、保苗和促进早发是今年棉花生产的主攻目标任务
针对大面积苗弱,长江极端干旱,促进早发与抗旱保苗和补种是5-6月棉花生产的主要任务,分流域指导意见如下。
(一)长江流域
针对旱情要千方百计抗旱保苗,千方百计补栽和补种,趁近日降小雨旱情有所缓和抢移。
1、平原棉田保苗措施。一是保移栽田棉苗,想办法点浇保命水。防治棉蚜、地老虎和蜗牛;中耕锄地除草保墒。二是苗床保苗,推迟移栽。三是在有水源保障和近日降雨旱情有所缓和,抢栽油(麦)后棉,要求深栽,提倡地膜覆盖,浇足“安家水”。
2、丘陵、坡地棉田救灾措施。长江中下游有丘陵棉田200万亩,由于持续干旱移栽棉和直播棉死苗面积仍每天增加。这类棉田想办法点(淋)水保苗,雨后移栽补苗或补种。
3、关于棉花补种时间问题。从救灾来看,长江中下游棉花最晚播时间不能迟于6月上旬,留苗增加要密度一倍,实行以密补晚,加强管理。一是春棉品种最晚播种期在5月底;二是短季棉品种的最晚播种期在6月上旬,三是6月上旬以后不能种植棉花。
(二)黄河和西北
1、勤管早管。一是勤中耕,轻施提苗肥,肥水结合,促进弱苗转化。二是早间苗和早定苗,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三是早发棉田要看苗调控;适时进行化学调控,提倡“少控轻控”。
2、增加密度。建议增加收获密度10%,早疏苗,早间苗,防治苗荒苗和草荒苗,要多留苗,留足苗数。
3、防病治虫。防治苗蚜、红蜘蛛、盲蝽、蓟马和地老虎,确保全苗。
(三)麦茬(后)移栽棉
从5月下旬开始,黄河小麦即将进入收获期,在抢收小麦的同时,要早灭茬,棉花早定苗,早施提苗肥。麦茬(后)地移栽晚春棉品种密度2500~3000株/亩,移栽短季棉密度5500~6000株/亩,要灌足底墒水和口墒水。